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08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介绍了信任管理系统的概念,阐述了KeyNote信任管理系统模型,并对KeyNote在分布式防火墙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个分布式防火墙中信任管理系统模型,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2.
张慧  吴艳华 《科技信息》2009,(27):I0015-I0016
社区矫正领域的人身危险性不仅包括再次实施刑事犯罪的可能性,而且也应当包括实施违法行为以及严重违反社区矫正相关规定行为的可能性。社区矫正中的危险控制作为一系列关于社区矫正对象人身危险性概念的核心概念或母概念,其下包含社区矫正对象人身危险性预测、社区矫正对象人身危险性评估和社区矫正中的危险管理、危险降低等子概念,共同构成“社区矫正危险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13.
如何在校园网中建立自己的网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变了校园网中个人网站的建立方法及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14.
阐述了Intranet中的安全隐患,并提出采用防火墙技术来加强网络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5.
本文在对多种计算机病毒及其发展做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外反病毒技术现状和网络病毒发展的新趋势,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由于杀毒软件是对病毒进行击破的有效手段,而防火墙是阻止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所以笔者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设计出一套初级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6.
苑金海  刘弘 《科技信息》2010,(35):J0083-J0083
本文分析了防火墙、入侵检测、跨域授权和蜜罐等电子商务安全技术,针对计算机取证和入侵检测中数据繁多、格式不统一等弊端,提出了基于本体的数据挖掘模型,利用此模型实现了高精度的语义挖掘,根据挖掘结果提供了预警防范服务。  相似文献   
117.
随着WI(Web Intelligence)技术的发展,如何使传统的E-Learning系统向个性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已成为业内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本文首先对E-Learning系统的资源异构和用户个性化需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介绍了"基于本体的个性化E-Learning(Ontology Based Personal E-Learning,OBPEL)系统模型",该模型利用本体方法给出了一种面向语义的非结构化教学资源的表示机制,从而为进行非结构化教学信息的语义访问和个性化学习奠定了基础.本文最后初步实现了一个基于本体的个性化E-Learning系统原型.  相似文献   
118.
个人属性即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收入和职业阶层等与幸福感关系紧密,温州市的调查数据显示:第一,居民的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不同属性的居民存在一定差异;第二,个人属性对于幸福感的影响不尽相同,性别、婚姻状况、学历比年龄、收入、职业更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第三,影响人们幸福感的因素是复杂的,因而提升人们的幸福感是一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19.
高毅  王彪  王梦阳  穆治亚  龙兵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4):10646-10653
摘 要:为有效解决当前传统步态特征人身识别技术过分依赖人工判读、识别准确率较低的问题,将计算机技术引入步态特征识别领域中,以获取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步态特征识别新方法。将立体赤足足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光栅立体足迹采集仪对立体赤足足迹图像进行预处理,以获取计算机可识别出的三维足迹触觉步态特征信息,记录立体赤足足迹的深度差、区域面积、区域体积三类步态特征信息,并在法庭科学领域中的足迹检验理论为基础的前提下运用BP神经网络,对其中MultillayerPerceptron分类器参数进行优化调整,最后,将测试结果与传统的人工检验结果进行比对,从比对结果得出,相对于传统的人工鉴别方法只有84.7%的准确率,基于BP神经网络的步态特征人身识别算法的准确率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20.
Serving as the only defensive line between pathogens and human body,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 is increasingly attractive among researchers because of their strong antibacterial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abilities. However, efficient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and regenerative thermal control simultaneously remain unexplored in PPE. Here, one-dimensional halloysite nanotubes (HNTs) modified by acid etch method, are used to synthesis a multifunctional material of PEG/Cu2O@A-HNTs via in-situ reduction and physical adsorption which serves the above two purposes. PEG/Cu2O@A-HNTs showed rapid bacterial inactivation and achieved 96.3% bacteriostatic rate against E. coli in only 20 ?min. Meanwhile a broad and complete inactivation spectrum included both E. coli and S. aureus following a series of antibacterial mechanisms. Moreover, adsorption of 70 ?wt% PEG by acid etch HNTs is attributed to the nearly 3 times increased specific surface area compared with native HNTs. This enabled PEG/Cu2O@A-HNTs to attain a phase change enthalpy of 108.4 ?J/g. In addition, using PEG/Cu2O@A-HNTs as additives, antibacterial and phase change fiber (APCF) were melt-spun. Their efficiency factor against E. coli and S. aureus was above 99.99%, and retained a temperature control ability for 180s and 272s compared with PA6 fiber in hot and frigid environment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