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9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对虾抗菌肽成熟肽的cDNA克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RT-PCR、嵌套PCR(Nested PCR)和3’-RACE等方法,从中国对虾血细胞中克隆到1种抗菌肽基因片段,称为中国对虾肽(Chp)基因。此基因片段长543bp,开读框共有156个碱基,编码52个氨基酸。该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对应于凡那对虾抗菌肽成熟肽的序列,与其一致性为52-59%,相似性为61-73%,分子量为5652.4Da,理论等电点为9.76,带正点荷的氨基酸(Arg-Lys)为8个,不含带负电荷的氨基酸。上述这些特征(分子量较小,带正点荷)均为抗菌肽的普遍特征。  相似文献   
62.
在广西防城港市企沙镇进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m)和日本对虾(Peraeus japonicus)轮换养殖试验。虾池为砂质土池,圆形或椭圆形,虾池深2.45m,每口池面积0.40~0.82hm^2,每池中心有一个排水和排污系统,池堤内斜坡用水泥预制板衬砌。斑节对虾于1998年和1999年的4~5月放苗,平均放苗密度分别为73.97尾/米^2和60.14尾/米^2。平均养殖天数分别为128d和124d;日本对虾于1998年和1999年的8~9月放苗,平均放苗密度分别为31.00尾/米^2和34.13尾/米^2,平均养殖天数为112d和110d,结果表明,斑节对虾的成活率为55.02%和56.00%,单位产量624.30g/m^2和601.55g/m^2,日本对虾的成活率为44.56%和44.93%,单位产量113.07g/m^2和127.09g/m^2。  相似文献   
63.
池塘循环海水南美白对虾高产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池塘封闭式循环海水养殖新模式进行南美白对虾高产养殖试验。新模式有集约化程度高,人工调控能力强,饵料转化率高,单位面积产量高,能有效预防虾病,对海洋环境可实现无污染零排放的高环保要求等特点。宁海县越溪点0.933hm^2试验塘,平均产量11401.5kg/hm^2,创我省对虾养殖历史上单位面积产量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64.
65.
1993年夏,发现天津地区人工养殖的中国对虾肝胰腺中有具包膜的短杆状病毒粒子。其大小明显不等,短径80-100nm,长径200-280nm。病毒粒子寄生在肝胰腺管壁肌细胞和腺管之间的间质细胞核内,致使宿主肝胰腺超微结构发生严重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66.
秋汛(9—12月)渤海中国对虾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对虾(Pe(?) (?)talas Kishinouye)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重要经济虾类,本文研究了分布于渤海的中国对虾9~12月份的生长规律,结果为: 1、中国对虾的生长与蜕壳有密切关系,雄虾只进行“生长蜕壳”,到10月上旬以后,蜕壳基本停止.主要生长期结束.雌虾除了“生长蜕壳”之外,在10月下半月还要进行一次“生殖蜕壳”.其主要生长期约比雄虾延长近一个月,即到11月初结束. 2、生活于渤海的中国对虾个体的生长状况与其群体密度呈负相关关系.这一现象符合A.Buckmann氏提出的单纯增重量法则(the simple growth law)。 3、本文设计出用以计算雌、雄性个体自然大小差异较大的水生动物的“渔获尾数”和“渔获平均体重”的数学公式.并用此公式计算出1970~1972年渤海中国对虾在秋汛(9~12月)的各旬(月)被捕捞的准确尾数和个体大小,提出较合理的捕捞时间。  相似文献   
67.
分析了不同体长组的长毛对虾生化组成和必需氨基酸(EAA)的可能种类。结果表明:(1)长毛对虾的最主要生化物质蛋白质的含量似有随体长增长(40 mm至 104 mm)而升高。但糖类含量较稳定;(2)注射~3H-葡萄糖后测得 Glu,Asp,Ser,Pro,Gly,(Cys)_2和 Ala等带有较强的放射性,长毛对虾可能从葡萄糖合成这些氨基酸。而极少或甚至没有~3H 参入到Met,Thr,He,Leu,Val,Arg,His,Lys,Phe,Tyr和Trp中。这些可能是长毛对虾的EAA。  相似文献   
68.
长毛对虾卵母细胞环形片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电镜技术研究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卵母细胞中的环形片层(AL)。AL在卵黄发生前的卵母细胞卵质中出现,在卵黄发生期间消失。AL由8条平行排列,具有50~70 nm 环孔的片层组成。相邻片层之间的距离约为70 nm。AL 通常没有核糖体附在膜片层的外表面。AL末端膨大,与高尔基体毗邻。从形态学上看,AL可能来源于高尔基体;高尔基膜囊伸直、拉平,并局部融合形成环孔,最后演变成AL。卵黄发生期间,AL分化形成为许多囊泡,为卵黄粒的形成提供沉积的场所。本文还讨论高尔基体、AL 及卵黄粒形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大黄苷(Rhein)在凡纳滨对虾体内的吸收、分布和代谢规律,并制定临床给药方案。【方法】以5 mg/kg剂量的大黄苷一次性肌肉注射凡纳滨对虾,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其在凡纳滨对虾血淋巴、肝胰脏、肌肉和鳃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时间变化,并通过3P8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其在凡纳滨对虾体内的药代动力特征。【结果】大黄苷在4种组织里的达峰时间(Tmax)较早,分别为0.17 h、2.73 h、0.44 h、0.23 h;消除半衰期(T 1/2Ke)较短,分别为2.13 h、2.36 h、3.12 h、3.72 h;在房室模型选择上,大黄苷在4种组织中的最适药动模型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结论】肌注大黄苷后,药物在凡纳滨对虾各组织中分布广泛、吸收快、清除能力强。大黄苷在凡纳滨对虾鳃部的浓度较高,这为利用其治疗凡纳滨对虾烂鳃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
低盐度地下卤水对南美白对虾仔虾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东营地区低盐度地下卤水对南美白对虾仔虾存活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仔虾的存活率与地下卤水中的Na /K 比值有关,当地下卤水的Na /K 比值过高时添加适量的K 可显著提高仔虾的存活率;南美白对虾仔虾对盐度突变的适应范围很广,盐度从30突变到5对仔虾存活率无显著影响,但当盐度由30突变到0时,仔虾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