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海洋生物技术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 EST序列信息设计引物,用RT-PCR方法,从经热休克处理的中国明对虾的肝胰腺RNA中克隆到长2090 bp的hsc70 cDNA序列,包括长1956 bp的完整编码序列(complete CDS)及部分5’端和3’端非翻译区(5’UTR 和3’UTR)。PCR及测序结果分析显示hsc70 cDNA的1~547 bp碱基所对应的基因组序列可能含有内含子,548~2090 bp碱基所对应的基因组序列不含内含子。根据编码序列推导出相应的652个氨基酸,与其他真核生物HSP70家族成员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中国明对虾HSC70与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 HSC71、人(Homo sapiens) HSC70、家鼠(Mus musculus )HSP70、烟草天蛾(Manduca Sexta )HSC70的相似性分别是85.9%、85.9%、85.8%、85.4%,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表达分析显示,hsc70 mRNA在中国明对虾正常肝胰腺、肌肉、眼柄、血细胞、心脏、卵巢、肠和鳃等组织存在,并呈组成性表达;受到整体热休克后的对虾肌肉组织hsc70 mRNA水平(以β-actin mRNA水平为内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怀念童第周     
去年5月28日,是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童第周先生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长期担任研究所的所长,直到逝世的前一年——1978年。但是,很少有人称呼他童所长,大家都称他童先生,即使是他以后相继担任了山东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青海尕海盐湖孤雌生殖卤虫种群中筛选出一个罕见雄体发生率较高的克隆,罕见雄体的发生率为3.1%.实验室批量保存了本克隆的休眠卵.利用该罕见雄体与中华卤虫的雌体进行了杂交实验,产生可育的F1代和可成活的F2代,但杂交后代(特别是F2代)出现杂种破落现象.认为孤雌生殖卤虫与亚洲的两性生殖卤虫(A.urmiana和A.sinica)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5.
海水养殖生物病害发生和抗病力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病害导致的海水养殖生物大规模死亡问题一直是世界海水养殖业面临的棘手难题。近年来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迅猛 ,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 ,但由于环境恶化和种质资源衰退等原因 ,养殖生物病害种类、发生的频率及由此导致的死亡规模与日俱增 ,严重影响了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数额巨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海洋生物病害研究现状和我国所面临的问题 ,着重论述了我国在解决海水养殖生物病害问题上的思路和近期在“973”项目资助下在病原鉴定与检测、宿主抗病力分子遗传学基础以及环境调控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作者认为我国海洋生物病害研究的部分成果已经进入国际前沿水平 ,但整体上同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还有许多基础性的科学问题没有研究清楚。本文最后提出了今后在此领域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虾抗菌肽成熟肽的cDNA克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RT-PCR、嵌套PCR(Nested PCR)和3’-RACE等方法,从中国对虾血细胞中克隆到1种抗菌肽基因片段,称为中国对虾肽(Chp)基因。此基因片段长543bp,开读框共有156个碱基,编码52个氨基酸。该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对应于凡那对虾抗菌肽成熟肽的序列,与其一致性为52-59%,相似性为61-73%,分子量为5652.4Da,理论等电点为9.76,带正点荷的氨基酸(Arg-Lys)为8个,不含带负电荷的氨基酸。上述这些特征(分子量较小,带正点荷)均为抗菌肽的普遍特征。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虾促雄腺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富花  相建海 《科学通报》1996,41(15):1418-1422
动物的性别控制是生物技术的热点之一,对虾的性控更是水产养殖高新技术研究中引人注目的课题。在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中人为地改变其性别比率,大大提高雌性对虾的比例,这无疑是提高对虾养殖产量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中国对虾性别分化和决定的机理尚不清楚。近年来我们从促雄腺入手开展了一些这方面的工作。 促雄腺(Androgenic gland)最早是由法国生物学家Charniaux-Cotton于1954年在端足目中发现的。由于它在雄性甲壳动物的初级和次级性征的发育和维持上起着重要作用,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科学家们已在许多甲壳动物中证实了它的存在,但是不同种类,促雄腺的分布位置不同,而且外部形态也有很大差异。在对虾属中促雄腺的研究进行得很少,仅李霞等对中国对虾促雄腺的位置和组织学结构进行过报道,但对于中国对虾促雄腺的外部形态未进行详细描述,中国对虾促雄腺功能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对中国对虾促雄腺的外部形态进行了详细观察,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海洋生物技术是面向21世纪的一场竞赛,美国基础科学委员会与美国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编写的报告《21世纪的生物技术:新地平线》中,列举了农业、环境生物技术、制造与生物加工和海洋生物技术与水产养殖四个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出:“伴随着在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技术、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等现代工具的深入应用,海洋科学的革命已经开始。预期这是一种根本性的变革,在速度上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在科学和经济意义上是史无前例的。十年  相似文献   
9.
用基因枪将外源DNA导入中国对虾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刘志毅  相建海  周国瑛  龚祖埙 《科学通报》2000,45(23):2539-2544
用基因枪的方法,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和带有切割对虾白斑病病毒基因的核酶基因质粒pGDNA-RZ1导入中国对虾受精卵中,利用荧光显微镜分别对各个不同发育时期对虾幼体的处理组和对照组做了检测,绿色荧光蛋白在无节幼体和蚤状幼体中的瞬间表达强烈,对成体的RT-PCR和PCR检测表明,外源的GFP基因已转移到中国对虾体内并有相应的基因产物表达,初步建立了转基因虾的操作方法,为今后虾类基因工程育种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