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63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102.
2007年4月,龙岩市某存栏母猪达200头的规模化猪场,保育栏仔猪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咳嗽,耳、鼻端、四肢及下腹部皮肤发紫,经临床剖检及病理观察大体判断为圆环病毒2型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混合感染,为进一步确诊,进行了实验室诊断.分别设计了PCv2及PRRSV的扩增引物,结果从病例中扩增出相应的产物.通过临床、病理诊断及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与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03.
本文总结了6种DNA抽提方法,进行部分优化后对长时间离体血液痕迹中的DNA进行提取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CTAB法可以简单、快速、高效地从凝血块儿中获得高纯度的DNA,并可满足后续PCR扩增和分子标记等分子遗传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利用反向聚合酶链反应(反向PCR)技术根据毕赤酵母偏爱密码子优化截短型人乳头瘤病毒58型(HPV58)L1基因的研究.方法:设计PCR引物扩增截短型HPV58L1目的基因,将其克隆入毕赤酵母分泌表达载体pPICZαC;测序并对目的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根据毕赤酵母偏爱密码子利用反向PCR技术设计引物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结果:扩增了截短型HPV58L1基因并将其克隆入毕赤酵母分泌表达载体pPICZαC中;根据毕赤酵母偏爱密码子优化了截短型HPV58L1基因.结论:成功构建经密码子优化截短型HPV58L1基因的毕赤酵母分泌表达载体pPICZαC-HPV58L1.  相似文献   
105.
为研究E2F3转录因子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肿瘤发生的联系,从人组织中克隆E2F3基因,通过巢氏PCR和桥联PCR成功构建了E2F3的原核表达载体,实现了对E2F3基因的原核表达,并用Western检测了重组蛋白。研究中发现E2F3cDNA编码序列中含有一段富含GC的区域,该区域对E2F3基因的PCR扩增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06.
不同激活剂条件下油藏内源微生物激活过程中DGGE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胜利油田沾3区块油藏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模拟地层高温高压的条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了不同激活剂对内源微生物的激活效果.实验分别以葡萄糖、蔗糖、玉米浆、淀粉作碳源,以油井产出水和注入水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微生物的激活优化.结果表明,激活以后水样中微生物种群发生了明显变化,以葡萄糖为碳源激活效果尤为突出.另改变葡萄糖的浓度对激活效果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当葡萄糖的浓度为5 ~ 7.5 g·L-1时较为合适,细菌密度能达到107 cell·mL-1.产出水的激活效果比注入水要好.  相似文献   
107.
108.
采用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等技术,对中国明对虾(Fennerpenaeus chinem如)线粒体DNA16S rRNA和细胞色素氧化酶I(COI)基因片段进行了初步研究,分别得到16S rRNA和COI 2个基因片段的碱基序列,其中16S rRNA基因片段的大小为515bp,碱基A+T,G+C的组成分别为66.47%和33.53%;COI基因片段的大小为472bp,碱基A+T,G+C的组成分别为62.50%和37.29%.在2种基因片段中,AT的组成明显高于GC的组成,这与果蝇、虾类、蟹类等无脊椎动物的16S rRNA和COI基因片段的研究结果相似.通过对中国明对虾16S rRNA和COI 2个基因片段遗传特征的研究,16S rRNA只有8处核苷酸的碱基在4个群体间表现出差异,COI基因片段中共检测出24个多态性核苷酸位点,其种内变异较低。另外,将本研究所得序列与GenBank中对虾科5个种的16S rRNA基因片段序列进行比较后,发现其聚类关系与传统分类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9.
为了解中国近海贝类受原生动物寄生虫--尼氏单孢子虫(Haplosporidium nelsoni)污染状况,利用显微镜观察、原位杂交方法(ISH)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2007年采集于大连大窑湾和长海县养殖区的虾夷扇贝样品进行尼氏单孢子虫检测,并比较了浮筏式和底播式养殖的虾夷扇贝中尼氏单孢子虫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在2007年2月大窑湾浮筏式养殖的成体虾夷扇贝体内检出尼氏单孢子虫;在2007年5~8月长海县浮筏式养殖的成体扇贝体内普遍检测出尼氏单孢子虫,而在其他月份的成体扇贝体内以及全年浮筏式养殖的扇贝幼苗和底播养殖的扇贝体内未检出尼氏单孢子虫.  相似文献   
110.
为了确定致羔羊脑炎粪肠球菌在人工感染小鼠体内的分布规律,本研究采用粪肠球菌人工培养物腹腔注射小鼠,无菌采集死亡或濒临死亡小鼠脏器,利用已建立的PCR技术对人工感染肠球菌小鼠主要脏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受检的6种组织中,即肝、脾、心、脑、肾均能扩增出与预计大小112bp一致的粪肠球菌的DNA阳性条带。与细菌分离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