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309篇
丛书文集   69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472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研究了一类三阶非线性控制系统(1)的一致概周期解的存在性,得到了简洁的充分条件,并对保证有一致概周期解存在的参数范围及其与系统系数间的关系作出了估计。  相似文献   
92.
分析注水井调剖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分析注水井吸水剖面改善状况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渗透率分布概率模型和分析注水井注入动态,定量地估算和评价注水井吸水剖面改善状况,并编写了相应的计算机分析程序。本文提出的方法能为调剖施工设计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和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93.
本文给出了对策论中著名的Sharpley-Snow定理必要性的另一证明,明确了其中非奇异矩阵B的取法,且证明方法不同于单纯形证法。  相似文献   
94.
圆尾肖蛸Tetrognatha vermiformis(Okuma)在武汉一年可发生四代,以低龄幼蛛在杂草丛中越冬.雌蛛一生最多可产6个卵袋,单雌平均产卵量154粒,最多可产466粒,卵的平均孵化率在85%以上.食物影响产卵量、幼蛛发育历期和存活率.温度对幼蛛蜕皮次数、成蛛产卵量、孵化率和寿命均有较大影响.幼蛛和成蛛能捕食蚊子、棉田和稻田的多种害虫.  相似文献   
95.
本文研究了控制量变化率受限时的MRAS控制。在文献[1~3]的启发下,本文提出了控制量变化率受限时的MRAS鲁棒变结构控制问题;给出了控制器结构、控制律、自适应律,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渐近收敛性。  相似文献   
96.
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的混合解法,对非牛顿流体非等温流动的数学模型,编制了塑料熔体在三维薄壁型腔内流动的模拟程序,并将程序的预测值和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7.
竹丛枝病的研究——Ⅲ.病菌的侵染特点和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丛枝病菌(Balansia talce)在病枝内越冬后,翌春在病枝新梢上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初次侵染来源。带病竹母造林经连续多年观察,病、健株鞭系剖析调查、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发病新梢,以及剪除病枝连续多年观察结果,认为该病是局部侵染性病害。彻底剪除病枝(株)即不再复发;粉锈宁对症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四环素等抗生素对症状无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8.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硅剪切压阻系数的择优取向,以及在矩形、方形和圆形弹性膜片上欲获得较大剪应力,电阻条的布局原则。利用本文提供的方法,对某些膜片上的四端应变电阻所进行的布局分析与Kanda用有限差分法计算出来的布局结果基本一致。文中还提出了膜片上一些新的布局,供设计者选用。  相似文献   
99.
我们于1986—1988年对山东济宁滨湖地区水稻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措施的模型进行了综合试验研究,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滨湖地区水稻土的特点,选择了产量、效益、生态为综合目标的最优组合方案,为指导水稻的高产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
本文系阐述运动性疲劳机理理论或学说的综述性文章。通过对运动性疲劳机理有关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疲劳机理理论主要包括:中枢疲劳、外周疲劳、耗竭学说和堆积学说等传统理论以及高频疲劳、低频疲劳、疲劳控制链和突变理论等新理论。这些理论的提出对认识疲劳的本质,有效地预防和延缓运动疲劳.启发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疲劳机理均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