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8篇
系统科学   27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510篇
自然研究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0 毫秒
81.
构建芯层为左手材料包裹层为右手材料的光波导模型,利用转移矩阵方法对模式本征方程进行多模式求解,研究介质参数对传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V(归一化频率)极限小时,左右手材料对称光波导的基模不会消失;ε''μ''>εμ(ε''和μ''、ε和μ依次分别为芯层、包裹层介质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总波矢的平方差R2=0.5、-μ/μ''=0.8的光波导能产生1个的表面波,R2=1.15、-μ/μ''=1.1的光波导能产生3个表面波,00.78 cm的奇数模能量被局域在导波层外侧;频率f=4.75 GHz、ε''μ''>εμ、-1<μ''<0、-μ/μ''>1时,D=0.7 cm、β=4 cm-1(β为传播常数)的光波导能承载3个导波模式;f=5.50 GHz、ε''μ''<εμ、μ''<-1、-μ/μ''>1时,D<0.11 cm的光波导的两个分界面上能产生2个表面波,D>0.11 cm的光波导两个分界面上不产生表面波,D=0.11 cm表面波的正归一化能量被局域在导波层外表面,而表面波的负归一化能量被局域在导波层内表面,正能量振幅衰减较慢于负能量;模系数m对表面波和导波模式的电场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从理论上讨论了柱形量子点体系受限类体模,顶表面模和侧表面模参与的一阶声子斯托克斯喇曼散射。给出了有关的选择定则,分析了喇曼散射强度与量子点尺寸以及入射光偏振方向的关系。其中电子结构基于有效质量近似,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则考虑Froehlich作用,讨论结果直接给出电子和声子的有关信息。  相似文献   
83.
针对目前莱州湾凹陷南斜坡带KL油田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陆源碎屑与碳酸盐岩混合沉积形成条件、沉积特征及模式认识程度较低的问题,利用该区壁芯、薄片及扫描电镜等资料,结合构造演化、古气候和古地貌背景,在层序格架约束下研究沉积环境,分析其沉积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混合沉积,形成于宽缓斜坡、亚热带湿润气候,兼具湖平面、物源、水动力条件周期性变化等条件;该混合沉积包括相缘渐变混合与原地混合两种沉积类型,互层式和组分式两种混合模式,以及4种混合样式。两种混合沉积类型沉积机理不同,混合模式及组合样式表现较大差异,因而具有不同的储层微观特征。  相似文献   
84.
针对组合楼板的主要破坏模式——纵向剪切破坏,本文发现在一种新型叠合楼板中存在的连锁咬合效应,以之作为一种新的叠合面水平抗剪机制,并阐述了其作用机理.通过进行6块3类不同形式预制底板叠合成的叠合楼板的单向拟静力试验,从极限承载力、滞回曲线、自复位性能等方面总结、对比了这3种叠合板的整体受力性能,验证了这种水平抗剪机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叠合板,本文提出的这种新型叠合板中存在的连锁咬合效应减少了叠合面的损伤累积,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叠合板的变形恢复性能,提高此类叠合楼板叠合层与预制底板的协同受力性能,保证叠合试件充分发挥其极限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85.
根据《遥感地学分析》课程在GIS专业中的地位和特点,针对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及考核方式进行了探讨与总结,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加强实验环节和多元化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探讨,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实践型人才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6.
采用Kunstatter的量子化方案,结合Maggiore对黑洞似正规模的物理解释,利用多维大史瓦西一反德希特黑洞的3种不同的渐近似正规模讨论了此黑洞的贝肯斯坦-霍金熵量子谱。结果表明,从不同的似正规模所得的熵量子谱是不同的,从快衰减似正规模所得的熵谱与Maggiore讨论史瓦西黑洞量子化时所得的结果和贝肯斯坦的结果一致,其他2种似正规模所得的结果依赖于时空的维度。  相似文献   
87.
泡沫填充波纹夹芯梁的面内压缩破坏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波纹夹芯结构作为高铁车厢或油罐车罐体容器外壳在面内压缩载荷下的结构稳定性,提出了在波纹芯体空隙中填充聚酯泡沫的设想,理论研究了泡沫填充波纹夹芯梁的面内压缩破坏行为,同时对面内压缩破坏进行了数值有限元验证。泡沫填充波纹夹芯梁面内压缩下的主要破坏模式为宏观弹塑性屈曲、面板弹塑性起皱2种模式。结合宏观尺度上芯体的均匀化等效弹性常数,建立宏观屈曲破坏的理论模型;将泡沫等效为Winkler弹性基,建立面板起皱破坏的理论模型。对304不锈钢波纹夹芯板和Rohacell 51泡沫填充材料,构建结构的破坏模式图,有限元计算结果从破坏模式和临界载荷2个方面验证了理论预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泡沫填充波纹夹芯结构进行质量最小优化设计,获得结构的最优化几何尺寸。综合考虑承载、能量吸收、减振、隔热等多功能特性,相较于空心波纹夹芯结构和金字塔点阵夹芯结构,泡沫填充波纹复合结构具有潜在的重要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Ductile iron (DI) is a preferred material for use in various structural, automotive, and engineering fields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combination of strength, toughness, and ductility. In the current investigation, we elucid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rpholog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I intended for use in safety applications in the nuclear industry. DI specimens with various alloying elements were subjected to annealing and austempering heat treatment processes. A faster cooling rate appeared to increase the nodule count in austempered specimens, compensating for their nodularity value and subsequently decreasing their ductility and impact strength. The ductility and impact energy values of annealed specimen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ferrite area fraction and nodularity, whereas an increase in the amounts of Ni and Cr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of hardness via solid solution strengthening. Austempered specimens were observed to be stronger than annealed specimens and failed in a somewhat brittle manner characterized by a river pattern, whereas the ductile failure mode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dimples.  相似文献   
89.
该文从波动方程出发,直接在本地坐标系(Serret-Frenet框架)中求解单模阶跃型折射率分布的圆形芯弱导螺旋光纤,应用微扰分析法得到了基模场分布和传播常数的解析表达式。结果表明:(1)单模螺旋光纤的基模是右旋和左旋圆偏振模;(2)螺旋光纤基模间的传播常数之差为2τ。这两个理论结果和已知的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0.
拉伸条件下帘线/橡胶复合材料的失效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橡胶复合材料单向单层板的失效模式,提出了一个新的复合材料的失效准则,并通过尼龙6-帘线/橡胶复合材料单向单层板的双向拉伸试验数据,对失效准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失效准则完全可以用来预测帘线/橡胶复合材料单层板的拉伸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