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5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3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98篇
教育与普及   17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0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491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332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380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研究了以钙钛矿型催化剂La0.7K0.3CoO3为催化剂,以甲烷和三氯化磷为原料合成甲基二氯化膦的反应,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几种因素.结果表明,反应物n(CH4):n(PCl3)=5:1,反应温度300℃,催化剂粒径425~850μm为较适宜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992.
在铜盐催化剂的作用下,重氮苯乙酸甲酯与吗啉衍生的烯胺能够发生一种新型加成反应.该反应并不产生预期的环丙烷化合物,而是以较高的收率产生γ-酮酯化合物.详细考察了烯胺的结构、催化剂以及反应溶剂对这一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用浸渍法在活性炭上负载铈制备催化剂(Ce/AC),并用XRD和SEM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e负载量、催化剂投加量对Ce/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影响.结果表明,Ce/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DMP的优化参数是催化剂投加量1.5 g/L,Ce的负载量0.2 %.在优化条件下,Ce/AC加入有利于催化臭氧氧化DMP过程中TOC的去除.质量浓度30 mg/L(pH=5.0)DMP反应60 min后的TOC去除率由以AC为催化剂的48 %提高到68 %,而单独臭氧氧化过程中TOC去除率仅有22 %.  相似文献   
994.
以H2O2为氧化剂,利用原位反应生成的磷钨杂多酸铵盐为催化剂在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中使SBS环氧化,研究了反应条件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并用1H-NMR、FT-IR、GPC对环氧化SBS(ESBS)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环氧化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新生成的环氧基不发生开环水解反应等优点;但反应中伴随有SBS交联和降解副反应,严重影响ESBS性能.通过添加0.3%~0.6%抗氧剂、选择甲苯/三苯基磷酸酯混合溶剂为有机相可以抑制交联和降解副反应,提高反应选择性,使制得的ESBS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995.
采用10 mol/L NaOH溶液对商品化TiO2进行碱处理制备TiO2纳米管,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N2吸脱附、扫描电镜等手段表征了碱处理温度和时间对TiO2纳米管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120~150 ℃碱处理生成TiO2纳米管,180 ℃则为纳米棒;400 ℃焙烧后纳米管的BET比表面积大于100 m2/g,而纳米棒的比表面积小于50 m2/g.以TiO2纳米管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V2O5负载的催化剂,拉曼(Raman)光谱、程序升温还原(H2-TPR)分析等表明钒氧物种在TiO2纳米管表面呈高度分散状态.3-甲基吡啶氨氧化反应结果表明,以120 ℃制备的TiO2纳米管为载体负载V2O5催化剂的催化选择性最高.  相似文献   
996.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不同组成的Mg-Cu/SiO2催化剂,利用BET,XRD和H2-TPR等研究了该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及在NO+CO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随着Mg含量的增加,活性组分Cu与载体之间的作用力逐渐增强,CuO还原温度逐渐升高.在NO+CO反应中,当Cu的含量是载体SiO2质量的2%,Mg的含量是载体SiO2质量的3%时,Mg-Cu/SiO2催化剂活性最高,250 ℃时NO生成N2的转化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997.
采用电子能谱仪、X光衍射仪、吸附仪等物化仪器和化学分析法,对受热后铜系甲醇催化剂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实验室高温处理后的催化剂晶粒度增大,比表面积下降,孔容下降;经工业使用后的催化剂晶粒度增大,比表面积和孔容均下降且比表面积和孔容的下降大于实验室样品。实验室过热实验的催化剂与工业使用后的催化剂在结构数据变化的趋势上相同,比表面积减小与催化活性降低存在相关的变化。因此,当气体充分净化后,杂质对催化剂的影响已经很小,此时催化剂过热使用导致催化剂结构变化是影响催化剂活性和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8.
999.
探讨了以菜籽油为原料,与甲醇反应,加入KF/CaO作为催化剂,经过超声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考察了超声波频率、醇油物质的量的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最佳的条件为:超声波频率为30KHz,醇油物质的量的配比为7:1,催化剂投加量为2.5%,反应时间为30min,产率达92.98%.对所得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符合德国现阶段的生物柴油标准.  相似文献   
1000.
以邻二甲苯和氯乙酰氯为原料,采用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经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过程合成了3,4-二甲基-2'-氯代笨乙酮,讨论了负载型催化剂的用量、原料配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结论如下:负载型催化剂用量为ω=0.25%(与邻二甲苯质量比),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80℃,收率大于90%.产品经红外光谱和液色谱相确认为3,4-二甲基-2'-氯代苯乙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