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7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55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78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61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利用活性燃烧高速燃气喷涂方法(AC-HVAF)制备出一种高非晶含量的Fe基非晶合金涂层.根据非晶合金相变的热力学原理可知部分晶化的非晶合金的晶化即为残留非晶相的转变,其相变热应正比于残留非晶相的相含量.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使喷涂的非晶涂层晶化,利用DSC分析法测定了热处理后涂层中的纳米晶体含量和部分晶化非晶合金涂层试样的相变热,计算了该涂层试样的结晶度.实验结果和理论预测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922.
陶瓷涂层的热震稳定性及界面结合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采用高温熔烧的方法制备出了结合牢固的金属基陶瓷涂层,对涂层的热震稳定性、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进行了测试,并对涂层界面的结合机理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23.
低功率等离子喷涂WC-Co陶瓷涂层组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热喷涂工艺对低功率等离子喷涂WC-Co陶瓷涂层的微观组织、相组成和硬度的影响规律,以普通低碳钢Q235A为基体,采用低功率(3~6.6 kW)内送粉等离子喷涂方法,在弧电压恒定、电流增加的条件下,制备不同功率下的涂层.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等离子喷涂WC-Co涂层相比,低功率等离子喷涂WC-Co涂层的显微硬度有所提高,而其脱C率和孔隙率大大降低;涂层中除粉末原有的WC相外,还有喷涂过程中新生成的W2C、Co3W3C和Co3W9C4相.电流增加,涂层中主相WC质量分数降低,而W2C等其他三相的质量分数增多.  相似文献   
924.
根据化学气相沉积法的工艺特点,对C/C复合材料SiC涂层的制备过程进行了数学建模和有限元模拟,得出了反应器内以及试样表面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规律,并且获得了反应器内反应物浓度与沉积产物间的关系.结合实验分析,验证了SiC涂层晶粒尺寸的变化和沉积形貌的演变是由于反应气体浓度分布随位置变化造成的:沿着反应气体流动的方向,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沉积得到的SiC晶粒尺寸逐渐减小,沉积形貌由堆积岛状到颗粒状再到晶须状逐级演变.  相似文献   
925.
磨削后的纳米结构陶瓷涂层零件表面会出现使零件强度降低的裂纹,而产生这些裂纹的原因就是磨削表面残余应力。这些表面残余应力使不同晶粒的同族晶面面间距随晶面方位及应力的大小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使X射线衍射谱线发生位偏移,根据位偏移的大小利用σ=K·M就可以计算出残余应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926.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多孔活性碳基体上制备掺硼金刚石涂层多孔电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法表征了金刚石膜的表面微观结构,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金刚石表面形态为球形,金刚石膜电极具有很宽的电势窗口,在酸性、中性和碱性3种介质中分别为4.4V、4.0V和3.0V。在铁氰化钾电解液中,金刚石膜电极表面在反应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活性,在表面进行的电化学反应具有良好的准可逆性。  相似文献   
927.
HVOF制备亚微米结构WC-12Co涂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音速火焰(HVOF)喷涂工艺制备了亚微米结构WC-12Co涂层,测试了这种亚微米涂层的结合强度、显微硬度及抗磨粒磨损性能,并利用XRD对喷涂粉末及涂层进行相结构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喷涂粉末、磨粒磨损前后的涂层表面形貌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喷涂过程中,亚微米结构WC粒子没有明显的脱碳分解发生,涂层组织结构致密,其显微硬度平均值高达HV1105;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16Mn钢的磨粒磨损量是亚微米WC-12Co涂层的7.8倍,这表明亚微米结构涂层具有优异的抗磨粒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928.
以粗糙的超疏水聚四氟乙烯(PTFE)涂层为基体,研究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溶液在粗糙PTFE涂层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利用粗糙PTFE涂层表面Cassie方程计算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涂层表面的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低表面张力范围内表面活性剂溶液不能润湿粗糙的超疏水PTFE涂层,而具有相似表面张力的有机溶剂可以润湿涂层表面.表面活性剂溶液与粗糙PTFE涂层表面接触时的空气分率始终维持在0.5以上,溶液不能完全进入PTFE粗糙结构,这点是导致低表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在粗糙PTFE涂层上不能润湿的原因.  相似文献   
929.
耐热、耐蚀环氧有机硅涂料研制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了一种耐高温防腐蚀涂料。涂层主要包括环氧改性有机硅、钛白粉、三聚磷酸铝、滑石粉、氧化铁和硫酸钡。性能测试表明,该涂层具有能耐300 ℃的高温的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效果。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法研究各组分及固化温度对涂层耐热耐蚀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0.
为了获得性能良好的高纯度中温太阳光谱选择性CuO涂层,利用NaClO作为氧化剂,在预处理过的黄铜片上研究CuO涂层的制备.考察了碱的用量、NaClO摩尔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CuO涂层太阳吸收率“的影响,得到了制备CuO涂层的优化条件,并对CuO徐层表面进行了XPS及SEM表征;在CuO涂层上涂敷TiO2作为保护层,以延长CuO涂层的寿命.实验结果证明,在不明显影响吸收率的情况下,TiO2/CuO涂层的耐热性能、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能比单纯CuO涂层有明显提高,从而达到既降低发射率,又延长涂层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