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86篇
自然研究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We discuss traces from the ichnospecies Undichna unisulca recorded from the Triassic that are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is paper. These fossils are also some of the oldest vertebrate ichnites discovered in China to date. The fish swimming traces (Undichna unisulca) described originate from the Lower Triassic. These traces were found in the Jialingjiang Formation and are located at a gorge ~7.5 km from Emei, Sichuan Province, China. The ichnospecies Undichna unisulca consists of a regular sinusoidal wave. The wavelengths and amplitudes are quite constant between each specimen ranging between 28-32 mm and 9-12 mm, respectively. The fish swimming traces and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same bed are preserved as hypichnial ridges at the undersurface.  相似文献   
52.
给出了矩阵共轭特征值的Gerschgorin型估计式,得到了最小下界的某些估计.  相似文献   
53.
贵州镇远竹坪地区下寒武统三叶虫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镇远竹坪地区寒武纪时处于扬子区与江南区之间的过渡区。区内各组地层均产出代表性的三叶虫。描述了产于镇远竹坪地区下寒武统中的部分三叶虫。计有5属5种及2未定种:Redlichia(petroradlichia)murakamii;R.(P.)murakamii intermedia;Wutingaspis sp.;Antagmus cf.merus;A.dapinensis;Yuehsieusze  相似文献   
54.
下扬子前中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扬子具有前震旦系变质基底,自震旦纪进入板内演化。震旦纪-早古生代发育三个向NE方向打开的拗拉槽,具有典型的三段式建造序列,槽内沉积作用不同于槽间区域的沉积作用。自晚奥陶世末期到志留纪末期,下扬子转变为前陆盆地。碎屑沉积厚度逾6000m,物质来自东侧,说明东侧有一新生的造山带崛起。自晚泥盆世初期到二叠纪末期,该造山带向前陆推挤,下扬子发生SN向引张,在晚二叠世出现成熟的撞击槽。槽内发育火山岩,碎屑沉积物来自该造山带。建议称之为东海造山带。  相似文献   
55.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种以前列腺增生并伴随下尿路症状为特点的常见疾病。目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有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5α-还原酶抑制剂、植物花粉制剂以及民族医药等。现综述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大学生下肢力量的强弱与肌肉电信号进行研究,将两种不同固定方式下下肢力量的峰值与肌肉电信号进行比较。分析影响大学生下肢力量相对薄弱的主要因素,并根据测得实验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寻找大学生下肢最大力量训练方法的最优方案,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为提高大学生下肢力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7.
根据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发现,为深化对四川盆地基础地质的认识开展相关构造演化研究。通过震旦系顶界古构造恢复,对比分析拉张槽分布范围与各期川中古隆起分布范围,研究了古隆起演化与拉张槽的关系。以拉张槽和古隆起为主体可将四川盆地划分为12个区域。认为川中地区的隆起是伴随着早寒武世拉张槽由隆起转换为凹陷演化形成的,川西南地区在晚震旦世拉张槽隆升剥蚀阶段已具有雏形。拉张槽东西两侧是相互独立的构造区域,印支期(晚三叠世)古隆起与拉张槽具有北东向联合古隆起特征。此后演化特征仍具有差异性,特别是喜马拉雅期至今的演化过程中,川西南地区的隆升幅度远大于川中地区,致使现今构造特征表现为震旦系顶界构造川西南与川中分别位于同一隆起构造的高点和斜坡位置。因此,绵阳-长宁拉张槽对震旦系-下古生界原生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和川中古隆起对震旦系-下古生界古今油气藏的形成、调整和保存具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8.
四川盆地龙王庙组优质储层形成与分布的主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是四川盆地安岳特大型气田的主力储层。本文基于盆地周缘露头、钻井岩心和薄片资料,通过龙王庙组地层对比、储层岩石学、物性特征、成岩作用等的研究,探讨了龙王庙组储层形成分布的控制因素。四川盆地龙王庙组整体上具有可对比性,储层岩性主要为粉-细晶(残余)砂屑白云岩、粉-细晶(残余)鲕粒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储层属于中低孔低渗型。孔隙度>2%的储层厚度多在20~60m,川中磨溪地区较高石梯地区厚,向西北方向剥蚀,向东南方向厚度减小。龙王庙组储层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控于3个因素:拉张槽继承性古地貌、同生期喀斯特作用和液态烃充注作用。拉张槽断层下盘形成的古地貌高地控制了龙王庙组颗粒滩的发育;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形成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为后期成岩流体的进入和溶蚀孔洞的扩溶奠定了基础;生排烃高峰期的烃类充注作用,既能形成大量孔隙,又能对储层起到积极的保持作用。绵阳—长宁拉张槽东西两侧断阶形成的古地貌高地控制了龙王庙组早期优质储层的形成和分布;中三叠世期间拉张槽内下寒武统供烃中心与川中古隆起重叠地区是龙王庙组晚期优质储层最发育地区。四川盆地内龙王庙组优质储层最发育和天然气大规模成藏最有利地区均是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川中古隆起相重叠区的东侧,即高石梯—磨溪地区。  相似文献   
59.
使用构造辅助函数和微分不等式方法,得到在有界区域ΩR~n(n≥3)且满足齐次Dirichlet边界条件情况下,带有梯度项的非线性抛物方程组解的爆破时间下界.  相似文献   
60.
报道了首次发现于花海-金塔盆地花海凹陷花探9井、湖西新村、阿拉善左旗早白垩世介形类化石。根据它们的组合面貌及其在国内外分布的主要层位,认为:湖西新村原划归为上侏罗统并含有丰富介形化石的这套地层应属下白垩统;花探9井和阿拉善左旗塔塔水沟含化石地层的时代应为早白垩世。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为建立该地区中生代地层层序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对认识花海-金塔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及进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