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3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56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017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本文对无限Galois扩城的Galais群,在给定的拓扑下,做了如下工作:1.证明了群G的拓扑紧性。2.论证了拓扑群G在一致化拓扑下的完备性,进而对Krull定理赋予了新的拓扑形式。3.对于可数无限扩域的Galois群,论证了它可度量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82.
在介绍定边小油田地质概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地层和含油层发育情况,探讨了对含油层综合条件的认识。  相似文献   
83.
本文从气泡在液体中的上升速度出发,结合已知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个新的鼓泡塔气含率的数学模型。模型中的一个参数由实验确定。本文模型与其它经验关联式和文献值的比较结果表明:本模型具有一定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84.
莼菜作为古代常见的野蔬之一,其食用历史长达三千多年。古人食用莼菜始于春秋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莼菜开始名闻遐迩,唐至宋元时期其倍受文人骚客的青睐,明代将其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载入史册,其声誉在清代达到了历史最高峰。历史时期人们就十分注重对莼菜的开发和利用:莼菜的烹饪方法不断推陈出新,食用部位也在不断转变;药用价值的不断探究等,莼菜在一定程度上还起了救荒疗饥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王磊  沈胜强  师新广 《河南科学》2008,26(5):591-594
应用先进流量控制策略研制了燃气机热泵PLC控制系统,采用增量式PID和模糊控制方法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运行阶段,增量式PID控制方法能够满足实验要求,但在大范围变工况情况下,适用性不强;而模糊控制则能较好地适应燃气机热泵系统的变容量调节,易于实现系统的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86.
本文利用微波热处理法,分别在大气和氮气气氛两种情况下快速再生了已经充分吸附SO2的颗粒状活性炭.微波热处理过程中,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采集了样品的一系列热图像,直观显示了温度分布,表明热处理的最高温度仅为300℃.将再生产物用于模拟烟气脱硫实验,结果表明大气气氛下,微波再生活性炭的脱硫性能还不及原炭的一半;换以氮气气氛隔绝空气后,其脱硫性能提升到原炭的97%.隔绝空气条件下的微波热处理再生法比传统热再生方法,降低了处理温度、极大缩短了再生时间,体现了高效、低能耗两大优势.  相似文献   
87.
本文根据气井防砂砾石的粒径构成特征及完井防砂砾石充填是多种粒径砾石混合而成的堆积碎散性特征,通过剖析高压充填条件下混合粒径砾石堆积的排列结构,建立砾石堆积孔喉直径结构理论模型,推导出计算砾石堆积孔喉直径尺寸的公式。同时,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砾石颗粒的粒径比对砾石堆积孔喉直径尺寸的定量影响规律,为水合物试采井防砂砾石粒径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8.
川中须家河组气藏为典型的大面积、低丰度、致密岩性气藏类型,资源潜力巨大,是四川盆地增产上储重要层系;但该类气藏储层薄、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非常复杂,如何提高含气富集区(甜点)预测精度和建立气水识别方法是须家河组气藏勘探开发最关键的问题。从储层岩石物理分析和模型正演等基础研究入手,深入分析不同岩性组合下气层和水层的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mplitade variation with offset,AVO)响应特征,建立了一套以AVO叠前道集、近远道叠加剖面对比分析为基础,AVO主振幅主频率技术为核心的须家河组致密气藏检测及气水层识别新思路和新方法,生产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9.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Pd掺杂PC6(PdPC6)对O2、CO、NO、N2O、NO2、SO2、H2S和NH3的吸附特性,分析了气体分子的吸附对PdPC6电子和光学性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d掺杂后的PC6增强了对气体分子的吸附能,表现出对八种气体分子吸附的敏感性.气体分子的吸附致使体系的电荷分布发生重构,从而导致体系电子性质发生变化.其中,O2、NO、NO2和SO2吸附后,PdPC6由金属性转变为半导体性,而CO、N2O、H2S和NH3吸附后,PdPC6仍旧保持金属特性. O2、CO、NO和SO2的吸附会诱发体系产生磁性,...  相似文献   
90.
依据大量的井下地质素材和数据对河东金矿区望儿山断裂带的构造控矿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为指导在构造发育地区找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