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345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饭豆铜锌超氧物歧化酶的纯化及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饭豆种子粗提液中有6条Cu·Zn—SOD活性谱带,经氯仿-乙醇混合液处理,硫酸铵盐析,SephadexG-100凝胶过滤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被分离,获得了两组SOD同工酶组分(SOD—1,SOD—2).它们在酶分子结构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SOD-1含与粗提液相对的、电泳迁移率较小的活性谱带,它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图谱上的活性染色带和蛋白染色带相互对在;在SDS-PAGE和等电聚焦电泳图谱上均呈现单一区带,说明该酶已纯化到均一程度.该酶分子量为31300,亚基分子量为16500,等电点为4.2,在紫外区的吸收值为264.0nm.该必在0—75℃范围内稳定.纯化的SOD—1比活性为1789U/mg,SOD—2比活性为284U/mg,SOD活力回收率为32%.  相似文献   
82.
扬子鳄附肢的形态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31例扬子鳄胚胎中观察了附肢的形态发生过程,并与密河鳄附肢的形态发生过程进行和讨论,孵化每天 ,前、后肢芽形成处的组织略隆起;第8天时,前、后肢芽突出呈乳状。前、后肢芽分别在16、20天出现近轴部与远轴部结构的区分。前肢掌面和后肢 反在第16-24天中形成,第24-32天中指间裂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83.
用光镜研究了中华六索线虫生活史各期形态,包括其生长和蜕皮;结合扫描电镜观察成虫期形态并应用组织切片技术研究其内部的组织结构。实验室人工感染成功 4 种昆虫宿主,其中家蚕(Bombyx mori)和伊蚊属(Aedes)幼虫为新纪录,同时也研究了相关的昆虫宿主病理及症状。  相似文献   
84.
两种野生鸟类染色体组型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骨髓或羽髓细胞为材料,分析了两种鸟的染色体组型,其结果锡嘴雀2n=78±,AN=88±;白头鹎2n=80±,AN=88±。两个种均具有典型的鸟类两型性核型,即核型中有7对大型染色体和32—33对微小染色体。白头鹎的核型尚属首次报道。与已经报道的本属另一物种——黑喉红臀鹎的核型相比较,讨论了它们的演化关系。白头鹎可能属较原始的物种。  相似文献   
85.
中华鳖种群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4个随机引物对中华鳖基因组DNA进行了随机扩增DNA片段多态性(RAPD)分析,14个引物,在8个待检样品中共扩增出714条清晰的DNA片段,片段大小在200~3000bp之间,平均每一引物在每个样品中扩增了6.0条带,统计结果表明,中华鳖群体内平均相似率0.857,总平均带纹频率0.773,遗传变异率为0.227.研究表明,中华鳖为遗传共享度较高的群体。  相似文献   
86.
野生扬子鳄栖息地土壤金属元素含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9—11月,作者在皖南地区对扬子鳄栖息地进行了质量评估,主要是对现有野生鳄的栖息地以及曾经有鳄分布的栖息地共20样点土壤中的Cd、Pb、Zn、Cu、Fe、Ca、Mg等7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对重金属元素的数据分析,采用我国土壤元素背景值作为评价标准,每个样点的污染程度以多因子评价指数为指标,发现曾经有鳄分布的样地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较其它样地的重金属元素含量高,野生扬子鳄对于栖息地的无机环境是有一定的依赖性的,人类的生产、生活不但影响了野生扬子鳄的生物环境,也影响和改变了野生扬子鳄的无机环境。  相似文献   
87.
无性系植物可通过自身的表型可塑性调节适应不同的环境资源供应水平.在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以典型的无性系植物中国沙棘为对象,采用跟踪挖掘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分析中国沙棘无性系生长差异.结果表明:中国沙棘无性系之间的生长特征和形态特征均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在子株数量和子株大小、子株数量散布格局和子株大小散布格局,以及无性系子株群结构等方面.此外,子株地径与母株地径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8.
对皂荚的初生维管组织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结果显示皂荚的根-下胚轴-子叶-上胚轴为一个连续的结构.下胚轴中的维管组织大部分延伸到子叶当中,但上下胚轴之间仍是通过由下胚轴进入到上胚轴的少数的维管组织直接相连的,而并非如一些文献所描述的上胚轴的维管组织是添加在下胚轴上的.但上胚轴的维管组织仅与下胚轴中一部分维管组织束相连,这与以往的报道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9.
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当归中的挥发油的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等方法,研究药材粒度、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及解析分离条件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挥发油的影响.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原料粒度40目,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5MPa,萃取时间2h,CO2流量20L/h,分离釜Ⅰ压力8MPa,分离釜Ⅰ温度50℃;分离釜Ⅱ压力6MPa,分离釜Ⅱ温度50℃.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具有较高的提取率,该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0.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HgCl2和CdCl2对河蟹(Eriocheir sinensis)精子DNA损伤的影响.HgCl2和CdCl2各设置6个相同的浓度梯度,分别为0 mmol/L,0.01 mmol/L,0.05 mmol/L,0.1 mmol/L,1 mmol/L,5 mmol/L,处理温度为37 ℃(水浴),处理时间为1 h;SCGE的检测指标为DNA拖尾长度和DNA损伤率.结果表明,对照组DNA未受损伤,在电场中核DNA几乎不泳动,染色后呈圆形的荧光团,无拖尾现象;各处理组精子DNA均不同程度受损,电泳染色后均呈现彗星状荧光团,且随着HgCl2和CdCl2浓度的升高,河蟹精子DNA迁移距离和损伤率亦随之增加,DNA损伤程度与其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此外,本实验亦证实SCGE可用于河蟹精子DNA损伤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