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87篇
系统科学   31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19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通过对马钢1^# 2500m^3高炉冷INBA渣处理系统装置应用情况的分析以及对INBA系统工艺流程、控制系统、粒化装置、过滤装置、输送装置改造的分析总结,并对目前国内大型高炉常用的几种渣处理方法进行比较,认为热法改进型INBA工作可靠,操作简单,节约成本,降低能耗,适用于2^# 2500m^3渣处理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02.
在对电弧炉的生产特性和电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了一种复合控制方法(FUZZY-PI法)控制电弧炉的电极位置,以使电弧炉工作在最佳工作点.仿真研究表明:复合控制法应用于电弧炉控制中,可以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3.
指出了严寒地区煤矿进风井筒保温热负荷计算应注意的问题,将井筒供热设备热风炉和空气加热器的供热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4.
分析了工厂网带炉条件下淬火织针表面硬度不足的原因。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实验,获得了较佳的加热温度、网带速度、保护气氛等工艺参数,进而提高了织针表面硬度。改进的工艺已被成功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105.
本文提出机械工厂应用高温水采的优越性。论述了高温水热媒参数的确定;高温热水采暖系统的定压方式;补给水泵与循环水泵的选定以及高温水系统的安全保护装置。  相似文献   
106.
本文介绍了一种操作简单、省时的茶叶中铜、锰的快速分析方法。经烘干、粉碎后的茶叶样品在60%甘油——水体系中制成均匀的悬浊液,然后直接被引入石墨杯原子化器内,进行原子吸收测定。作者对用该法测定茶叶中的铜、锰的各种实验条件进行了充分研究,包括悬浊液体系的组成,茶叶样品颗粒大小的影响及石墨炉升温程序等。实验结果表明,该法除具有粉末直接进样原子吸收法的各种优点外,还保持了溶液进样法的精度高等许多特点。该法不仅可用于茶叶中金属元素的快速分析,同样还可用于其它样品中各种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7.
大型立式淬火炉温度分布参数系统动态解耦控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型立式淬火炉体积庞大,工况复杂,炉内温度分布呈本征非均匀性,具有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强耦合等特性,难以实现炉内温度高精度高均匀性控制目标等问题,提出一种温度分布参数系统动态解耦控制算法,其原理是:采用有限维逼近方法将对象解耦为多个独立的子系统,简化控制器的实现过程;通过分析有限维逼近方法的收敛性,获得保证收敛性的空间和时间步长应满足的条件;解耦后的子系统采用自学习PID控制算法,实现炉内温度高精度和高均匀性控制以及升温过程的快速性和小超调。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均匀性由原来的-6~6℃提高到-2~2℃,升温时间由原来的40 min缩短到25 min,超调量由大于15℃减少到小于7℃。  相似文献   
108.
为了适应多种建筑构件耐火试验,并提高试验的可靠性,根据GB/T9978—1999标准的要求,设计了水平建筑构件耐火试验炉和垂直建筑构件耐火试验炉各一座.通过合理布置燃烧器,使炉内的温度更均匀,利用自行设计的控制系统对炉内的温度及压力进行自动控制,克服了传统人工操作的各种缺点,同时也减少了污染,节省了空间,节约了燃料及人工成本.最后介绍了试验炉的使用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9.
基于火积理论分析得出了高炉冷却壁的火积平衡方程式以及冷却壁中的火积耗散.在此基础上定义了高炉冷却壁的热阻.根据最小热阻原理,提出用高炉冷却壁的热阻来评价其传热性能的优劣的观点,通过实例说明了高炉冷却壁热阻的计算方法,比较了不同冷却水管间距下冷却壁热面最高温度及热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冷却水管间距的改变,冷却壁热阻与热面最高温度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高炉冷却壁的热阻可以评价其传热性能的优劣.  相似文献   
110.
基于离散单元数值计算方法,建立COREX竖炉内物料颗粒尺度运动行为的数学模型,研究炉内物料运动流型及其瞬态特性,特别是颗粒的瞬态速度和瞬态应力分布.模拟结果表明:COREX竖炉内存在三种类型的流动区域:活塞流区、准停滞区以及沟流区.炉内颗粒的瞬态速度分布表明炉内存在两种类型的速度波:装料过程引发的向下传播的速度波和底部排料引发的向上传播的速度波.COREX竖炉内颗粒法向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较小,竖炉底部导流锥顶部存在较强的应力区,而无导流锥竖炉底部中心存在较强应力区,沟流区的应力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