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618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广西洞穴金线鲃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描记采于广西天鹅县板么乡一洞穴的金线鲃属一新种,以采集地县名命名为天鹅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tianeensis Li,Xiao et Luo.sp.nov.新种与产于乐业的鸭嘴金线鲃S.anatirostris Lin et Luo相近,但有下列特征可明显区别:①新种体被密集细鳞,后者裸露无鳞;②新种眼虽退化,但仍能见到隐于膜下的小眼,后者眼已完全退化成盲眼;③新种体色紫褐色,后者无色呈半透明状。  相似文献   
72.
广西昆虫生态地理概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西已定名的昆虫计有5901种,分别隶属29目331科2806属。本文系从昆虫生态地理角度,论述了广西昆虫的区系结构、分布特点和规律,探讨了广西昆虫地理区划。在昆虫种类组成方面,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双翅目、同翅目、直翅目、等翅目等8个目的昆虫种数约占广西昆虫总种数的94.3%。在区系结构方面,广西地处东洋区的北部,各区系成分的排序为:东洋区系种>东洋—古北兼有种>本区特有种>世界广布种>古北区系种。在东洋区系内,以中—缅亚区种明显大于马—菲亚区种。本文在详细论述昆虫生态地理分布特点及其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了广西昆虫地理区划,大致将广西划分为5个昆虫治理开发区:Ⅰ桂东北区;Ⅱ桂西北区;Ⅲ桂东南区;Ⅳ桂西南区;Ⅴ桂南区。并对各区害虫发生与发展的预报、控制和有计划合理开发利用益虫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3.
介绍了桂西资源富集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分析了优势资源(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国家战略、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优势资源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74.
选取广西1971~2015年91气象站点风速数据,辅以DEM与遥感本底信息数据,运用气候学方法和指数空间推算法,构建广西不同时间尺度的风速资源空间分析模型,模拟广西近地层年均、季度风速,利用交叉验证法进行对比验证,选出较高精度的模拟结果,分析广西风速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指数空间推算法的风速空间分析模型,综合考虑海拔高度及下垫面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可模拟精度较高的风速资源分布情况。广西近地表风能资源丰富区主要位于钦州市、防城港市、北海市等沿海一带以及由大山脉的主脉与周围大片谷地构成的地形区,且该区域春季风速较高,冬季次之,秋夏季最低。  相似文献   
75.
通过野外剖面勘测、室内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以及碳同位素测试的方法和手段,对桂西泥盆系罗富组(D_2l)的黑色泥页岩烃源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普遍较高,TOC值为0.62%~2.74%,平均值为2.12%,均超过生烃门限(TOC=0.2%);氯仿沥青"A"含量为0.003 5%~0.143 8%,平均值为0.0439%,总烃含量(HC)为9.144~1177.5×10~(-6)(ppm),平均值为302.14×10~(-6)(ppm),生烃条件好。河池-南丹剖面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_1型,其他绝大部分为Ⅰ_2型在河池西南剖面有机质出现Ⅲ_1型。R_0的值为3.47%~3.73%,均处于过成熟阶段。有机质正构烷烃的分布既有单峰型,又有双峰型;Pr/Ph的比值均小于1,三环萜烷以C_(23)和C_(21)为主峰,藿烷以C_(30)藿烷含量最高,其次为C_(29)藿烷,伽马蜡烷/C_(30)。藿烷的比值为0.15~0.16,伽马蜡烷含量较高;C_(28)甾烷含量最高,其次是C_(29)甾烷,C_(27)甾烷含量最低,甾烷呈反"L"型分布。以上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参数表明:罗富组烃源岩的有机质来源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并有陆源高等植物的输入,沉积环境为还原的微咸水海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76.
为探究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内土壤中芽孢杆菌的多样性,挖掘具有稳定性好、耐高温的纤维素酶活性菌株,本研究利用可培养技术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分析研究红树林土壤中可培养芽孢杆菌的多样性,并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结合刚果红纤维素培养法、滤纸条崩解试验、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法,对分离出的芽孢杆菌开展纤维素降解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从红树林土壤中共分离出171株芽孢杆菌,隶属于4科12属40种,其中芽孢杆菌属为优势菌属;从中筛选出9株具有显著纤维素酶活性的芽孢杆菌,其中4株具有显著的热稳定性。广西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土壤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可培养芽孢杆菌种类,且部分菌株呈现出显著的纤维素酶活性,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  相似文献   
77.
造纸作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大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原始的造纸工具及造纸方法,这对复原中国古代的造纸技术及研究造纸工艺发展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8.
姜光辉  郭芳 《广西科学》2018,25(5):456-464
广西岩溶分布广泛且类型多样,岩溶水资源普遍服务于农业生产、城市与农村供水,或应对极端气候产生的干旱等。认清水资源的形成、演变趋势和动力机制,能使其更好地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本文以广西5个具有长期研究积累的岩溶场地为例,采用地下水分层观测技术展示了表层岩溶带的调蓄过程,提出表层富水带可以成为石漠化治理和缓解干旱的找水方向;设计洞穴滴水观测装置,展示了渗流通过包气带的过程,提出干旱和内涝的地质成因;建立洞穴交互带的观测方法,展示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互过程,指出地下水与地表水交互作用成为水源地环境退化的驱动力;建立地下河的氮流失模型,显示农业活动引起的氮流失过程,总结地下河系统中氮的循环机制并提出固氮方案;建立地下水潜蚀作用的观测方法,展示潜蚀作用的机制,提出城市地下空间的保护和利用需要综合考虑水动力侵蚀和化学溶蚀。岩溶地区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的认识需要结合岩溶水的补给、下渗、径流、排泄过程的观测,揭示问题产生的机制,实现岩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9.
对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进行调查采集,共采集标本500余号,经鉴定共有6亚科,39属,93种。本文对其种类组成和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切叶蚁亚科、蚁亚科、猛蚁亚科和臭蚁亚科为该地区的优势亚科;在世界蚁科昆虫区系共有18个分布型,在中国昆虫地理区共有15个分布型。弄岗蚁科昆虫区系具有典型的东洋界特征,与古北界关系最为密切;以华南区种类占优势,且与华南区、西南区、华中区和华北区4区蚁科昆虫种类的关系密切。此外,还分别与云南、湖南、四川、陕西及西北地区的蚁科昆虫区系组成,以及邻近地区其他昆虫区系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0.
选取自1994—2012年来广西共87个暴雨致洪灾害过程,以暴雨时间长度、暴雨过程降水极值、暴雨过程降水均值三个指标作为致灾源因子,以暴雨洪涝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作为主要灾情因子,通过对数变换获得更加光滑的灾情因子序列.利用统计学理论建立支持向量回归模型,采用网格搜索法进行SVM的参数寻优,利用选取的致灾源因子对灾情序列进行回归预测.结果表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回归预测模型,其拟合优度、拟合效果均优于传统的逐步回归.该研究为探讨暴雨致灾源因子与灾情因子的非线性关系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