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6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广东阳江闸坡网箱养殖区,采集不同生长阶段的斜带石斑鱼样品,体重20~500 g。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斜带石斑鱼胃,幽门盲囊、肠、肝胰脏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力。结果表明,30℃养殖水温下,各部分蛋白酶活力为幽门盲囊>胃>肠>肝胰脏,淀粉酶活力为肝胰脏>幽门盲囊>肠>胃。在斜带石斑鱼发育进程中,300 g前蛋白酶活力呈上升趋势,350 g前淀粉酶活力呈上升趋势。胃、幽门盲囊、肠、肝胰脏蛋白酶活力的最适温度和pH依次为40℃和3.0,40℃和8.0,50℃和8.0,50℃和7.0,胃、幽门盲囊、肠、肝胰脏淀粉酶活力的最适温度和pH依次为40℃和5.0,40℃和8.0,50℃和8.0,50℃和7.0。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体外表达的斜带石斑鱼生长激素基因重组蛋白在海水鱼养殖中的应用前景,将其酵母表达基因重组蛋白上清液按照2,4,8 mg/kg的添加量喷涂饲料(分组记为G1、G2和G3),与空白对照(记为G0)共4组,每组设3个平行,进行斜带石斑鱼室内工厂化养殖试验。饲养期间,早中晚各投喂1次,每日测1次水质指标,经10周的饲养,结果如下:①生长性能方面,G2组斜带石斑鱼增质量率最高,为293.16%,显著高出G0组23.75%(p0.05),饲料系数最低,为1.14,G2组斜带石斑鱼在体长增长率以及均摄食量方面显著高于G0组(p0.05);②形态学及体成分方面,G2组全鱼粗蛋白含量最高,显著高于G0组(p0.05),鱼体肌肉中粗脂肪的含量显著低于G0组(p0.05);③血脂方面,G1、G2和G3组鱼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均低于G0组,且G1和G2组的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G0组(p0.05);④消化酶活性方面,试验组斜带石斑鱼的淀粉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G2组最高,显著高于G0组(p0.05);脂肪酶活性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⑤抗氧化指标方面,试验组斜带石斑鱼肌肉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G0组(p0.05);⑥磷酸酶活性方面,G2组鱼的磷酸酶活性最高,在肝脏中G2组鱼的磷酸酶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4 mg/kg的生长激素基因重组蛋白对于斜带石斑鱼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能提高饲料利用率;还可明显降低斜带石斑鱼的血脂水平,提高其消化能力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斜带石斑鱼在中国的养殖主要位于南方,养殖规模仍不及其他海水养殖鱼类,如卵形鲳鲹、海鲈、军曹鱼等。苗种培育成活率低是造成斜带石斑鱼养殖业发展滞后的主要“瓶颈”之一,这与石斑鱼仔鱼开口期缺乏适宜的生物饵料有关,尤其是浮游动物的缺乏。为此,文中设计了4种不同培水方式,研究其对斜带石斑鱼育苗池中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方式1中分别添加益生菌、虾片40 mL·m-3和4 g·m-3(组1),方式2中分别添加益生菌、虾片80 mL·m-3和8 g·m-3(组2),方式3中添加小球藻液2.5 L·m-3(组3),方式4中添加小球藻液5 L·m-3(组4)。每组设3个重复。育苗池规格2.5 m ×4.0 m×1.1 m(宽×长×高)。结果表明,组1和组2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种类数高于组3和组4。益生菌和虾片的添加可显著提高育苗池中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密度。整个育苗过程中。组2所含浮游动物密度维持在较高水平(1.3 × 10.5~2.1 × 10.5 ind·L-1),组1和组2中浮游动物密度要显著高于组3和组4(P≤0.05)。从实验中可看出石斑鱼育苗池中添加一定量的益生菌和虾片,可获得较丰富的浮游动物群落,为石斑鱼仔稚鱼生长提供活饵料。  相似文献   
14.
斜带石斑鱼受精卵及仔稚鱼生理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斜带石斑鱼受精卵及仔稚鱼的发育、仔稚鱼对理化环境的耐受性及摄饵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斜带石斑鱼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斜带石斑鱼仔稚鱼生长和摄食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2003~2004年对人工培育的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仔鱼、稚鱼和幼鱼的生长和摄食进行了研究.在水温28.5~31.0℃,盐度31.4~34.3条件下,初孵仔鱼经39 d培育变态为幼鱼.全长(L/mm)与日龄(D/d)的关系式为L=2.039 8e0.076 7D;体质量(M/mg)与日龄(D/d)的关系式为M=0.065 8e0.252 8D;全长(L/mm)和体质量(M/mg)的关系式为M=0.006 5L3.267 3.对170尾仔、稚、幼鱼的解剖观察结果表明,摄食率达95.88%,饱食率达77.65%.饱食量(F/mg)与体质量(M/mg)呈直线相关,F=0.043 3M-0.003 9,大多数仔稚鱼在30 min内可以饱食.仔鱼对轮虫的消化时间为1~2 h,稚鱼对卤虫无节幼体和桡足类的消化时间分别为1.5~3 h和2~4 h.斜带石斑鱼仔稚鱼的摄食强度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仔鱼白天摄食、晚上不摄食,前期仔鱼在8:00和18:00摄食量较大,后期仔鱼在8:00和16:00摄食量较大,稚鱼昼夜均摄食,摄食高峰期出现在中午1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