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流动沸腾的强化在各种高效换热元件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前人对管内流动沸腾强化换热实验的部分数据,对强化机理、效果和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某一换热强化方法的有效性与换热方式有关,即与换热方式是对流机制还是核沸腾机制占主导地位有关,并初步给出了两种机制分类的可能性判据。  相似文献   
32.
XPS和UPS研究结果表明,在金属镁表面氧化过程中存在的过渡态氧O~(δ-)对甲烷有很强的脱氢活性,生成CH_x(x=1,2,3)和深度氧化吸附态CO_3~(2-),以质谱和色谱研究结果表明,CHx偶联生成乙烷和乙烯,CO_3~(2-)热分解生成CO和CO_?。  相似文献   
33.
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气水合物是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之后的一种潜在的新型能源,是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物质,它广泛存在于极地地区,通常与永冻土带的近海和深海以及陆架和岛屿边缘密切相关。本文介绍天然气水合物的概念,物化性质等,综述了国内外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其发展趋势,最后得出,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4.
中国煤层气资源潜力巨大,以华北和西北聚煤大区为主要煤层气富集区。通过总结国内外煤层气开发经验,指出了目前用于提高煤层气的主要增产技术,即丛式井与定向羽状水平井、水力压裂改造技术和注气驱替技术,这也是目前国内外煤层气开发单位集中力量重点研究的增产技术;最后对我国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5.
为增加低渗透性能煤层气的采前预抽取量,提高深部煤层的开采效率,本文采用信号分析法从射流振荡状态研究自振脉冲空化射流特性。基于水声传感技术获取淹没环境中声发射信号,利用频谱分析法研究围压下自振脉冲空化射流冲击砂砖块产生的空化噪声,分析不同压力下随时间变化时主要破坏频率,通过声功率谱(PSD)及空化噪声能量变化探讨冲蚀效果。结果表明,钻孔率随钻孔时间增加而降低且孔深存在临界深度。水中射流脉动的频率范围为11.44 KHz-17.14 KHz,砂砖主要破碎频谱范围为38.74 KHz- 46.05 KHz。随冲蚀时间增大,声发射信号能量强度先增加后降低。此外,射流频谱分析和PSD方法对射流性质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36.
为了理解金属辅助湿法化学刻蚀的机理,单晶硅片分别在氢氟酸/过氧化氢/氯金酸(HF/H2O2/HAuCl4)体系、氢氟酸/硝酸/硝酸银(HF/HNO3/AgNO3)体系、氢氟酸/过氧化氢/硝酸铜(HF/H2O2/Cu(NO3)2)体系中被刻蚀,经过三种体系刻蚀的单晶硅样品的减重量与减薄量之比值分别约为1.622、0.960、0.560.利用电动模型分析认为:差异性刻蚀的发生主要取决于电子的得失和电荷的传输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7.
An efficient design-for-testability (DFT) technique is proposed to achieve low overhead for scan-based delay fault testing. Existing techniques for delay test such as skewed-load or broadside make the test generation process complex and produce lower coverage for scan-based designs as compared with non-scan designs, whereas techniques such as enhanced-scan test can make the test easy but need an extra holding latch to add substantial hardware overhead. A new tri-state holding logic is presented to replace the common holding latch in enhanced-scan test to get a substantial low hardware overhead. This scheme can achieve low delay overhead by avoiding the holding latch on the critical timing scan path. What's more, this method can also keep the state and signal activity in the combinational circuit from the scan during data scan-in operation to reduce the power dissipation. Experiment results on a set of ISCAS89 benchmarks show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scheme.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呼和湖凹陷煤层样品开展低温氮吸附实验、等温吸附实验和现场含气量测试,结合煤岩煤质和煤层分布特征分析,研究了呼和湖凹陷煤层气地质条件及其资源潜力。研究表明,呼和湖凹陷主要煤层以褐煤为主,变质程度低,储层内微孔和小孔最为发育,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吸附能力,煤层顶底板泥岩厚度较大,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呼和湖凹陷煤层气资源潜力总体较好。综合考虑煤层厚度、含气性、储层物性、盖层因素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呼和湖凹陷煤层气有利区评价标准,优选出3个煤层气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39.
概述了甲烷转化的工艺特点和研究意义,综述了甲烷水蒸气重整的反应原理、工艺过程、催化剂的组成,并论述了国内外甲烷水蒸气重整制合成气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0.
本文利用低温液氮吸附实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基于分子动力学研究了龙马溪组页岩的孔隙特征和甲烷生成特征。根据低温液氮吸附的BET模型,龙马溪组页岩的比表面积为4.32-29.50 m2 / g,平均为13.78 m2 / g。计算得出的页岩总孔隙体积为6.12-30.47cm3 / g,平均孔径分布范围为3.83-4.52nm,平均孔径为4.06nm。页岩气的吸附和生成也很容易与人工压裂产生的裂缝形成有效的连通。输送通道相对平滑,气体渗透条件良好,这有助于页岩气的开发。孔类型主要包括微裂纹,粒内孔和粒间孔。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中甲烷的吸附特性表明,随着孔径的变化,甲烷的吸附势能由正向负变化,并逐渐趋近于零。零点表示没有甲烷分子吸附在孔壁上。爆发从吸附变为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