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9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43篇
综合类   74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选用不同的投料比合成了葡聚糖-聚丙烯酸纳米粒子,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动态光散射(DLS)和表面电位分析等多种手段研究了投料比对产物粒子的流体力学直径和表面电位的影响,并选择一种阳离子药物D im inazene aceturate(DA)来考察产物粒子的载药能力,结果显示葡聚糖-聚丙烯酸纳米粒子在载药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2.
以硬脂精为载体材料,采用熔融-冷却法制备包载布洛芬的固体脂微颗粒(SLM),研究了不同稳定剂对SLM载药体系的稳定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聚乙烯醇(PVA)和卵磷脂/牛胆盐是制备硬脂精SLM的较好的稳定剂.进一步研究这两种稳定剂在布洛芬含量增大时对硬脂精SLM的稳定效果,发现当布洛芬含量达7%(质量分数,下同)时,以卵磷脂/牛胆盐为稳定剂的SLM体系开始发生聚集;而对于以PVA为稳定剂的SLM体系,当布洛芬含量增加到25%时,SLM体系仍能保持很好的稳定性.文中还基于对稳定剂分子特征以及载药体系微观结构的分析和介观模拟,从理论上解释了稳定剂的稳定作用和机理.  相似文献   
833.
【目的】发展一种新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简称"构效关系"QSAR)计算方法。【方法】双层QSAR预测模型的第1层是分子的理化性质参数,第2层是分子片段结构参数。两组权重系数{ak}和{bl}分别指派给理化参数和片段参数。在双层QSAR预测模型中引入迭代的双最小二乘(IDLS)计算方法,把单层次的构效关系发展成二层次、双方向的预测网络;在训练集中两组系数用最小二乘法(或偏最小二乘法、主成分分析等)交替求解,直至收敛。【结论】二层次、双方向的QSAR预测模型不仅能够提高预测能力,具有一定的信息反馈和学习功能,而且赋予QSAR更多的信息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834.
为探讨逍遥散中疏肝解郁中药的寒温差异与其功效的内在联系,通过数据库检索获取寒苦肝和温辛肝药性的主要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基于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采用Metascape对识别出的药性组合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注释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逍遥散中归肝经药性主要通过HTR2B等靶点参与神经递质、信号通路、内分泌发挥疏肝解郁的功效特点;逍遥散中寒苦药性主要通过CREBRF等靶点参与能量代谢、炎症反应发挥疏肝解郁的功效特点;逍遥散中温辛组合药性主要通过ADCY5等靶点参与炎症反应神经营养、氨基酸代谢发挥疏肝解郁的功效特点。该研究从分子网络水平阐释了逍遥散中归肝经药性的共性特征和寒苦药性、温辛药性的特异性特征,为逍遥散的药性与功效的内在联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835.
涂层高分子微针作为一种经皮给药系统,由于具有诸多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采用热压法制备了带有4个限位大针的聚乳酸微针;借助限位板的辅助作用,分别采用翻转浸渍法和漂浮浸渍法将聚乳酸微针浸渍到磺酰罗丹明B(模型药物)的涂层溶液中,制得涂层聚乳酸微针,涂层溶液与微针底板的距离约为300μm;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位移为300μm时,单根针受力可达1N,表明涂层聚乳酸微针具有足够的力学性能刺入皮下;涂层聚乳酸微针的单根针载药量约为15ng,相对标准偏差为11.67%。此外,还制备了超疏水限位板,在其表面浸渍涂层溶液后几乎无溶液残留,解决了涂层溶液浪费的问题。  相似文献   
836.
全球有超过10亿人患有真菌感染,每年有超过160万人因此而死亡,且真菌感染病例正呈激增趋势。此外,真菌病害不仅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还会产生毒素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真菌的细胞壁结构在哺乳动物中不存在,且与植物细胞壁组分完全不同,因此成为开发抗真菌药物的理想靶标。本文详细阐述病原真菌对人类、动物和植物的风险,临床和农业上使用的抗真菌药物,以及真菌细胞壁不同组分在药物研发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基于广西的天然资源在抗真菌药物研发中的潜在前景。  相似文献   
837.
可注射生物活性陶瓷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能够促进成骨分化和血管生成。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 HA)是人骨的主要成分。采用微流控技术,成功制备出粒径480 μm的均一硅酸钙(CaSiO3, CS)微球,并以其为前驱体,在磷酸三钠(Na3PO4)水溶液中进行24 h水热转化处理,得到具有纳米线结构的含硅羟基磷灰石微球(Si-nHA)。该纳米线直径约100~200 nm,长度约1~2 μm。Si-nHA微球比表面积为7.78 m2/g,远高于纯HA微球的比表面积(0.08 m2/g),高比表面积使得Si-nHA微球具有更加优异的蛋白负载和缓释性能。同时,Si-nHA微球释放的硅(Si)离子能显著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的增殖,以及相关成骨(OPN,OCN)和成血管基因(ANG-1)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Si-nHA微球在微创骨修复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8.
为进一步提高标志物在消化道的显影清晰度,对高载药量硫酸钡微丸处方及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首先,以硫酸钡为模型药物,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硫酸钡微丸丸芯;其次,通过粉末层积法在丸芯外包裹硫酸钡药物层,得到硫酸钡微丸;最后,以丸芯或微丸的圆整度、脆碎度、收率等为质量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处方及工艺因素对丸芯和微丸性能的影响,优化处方和工艺参数。 结果表明,所得硫酸钡微丸丸芯圆整度好,制备工艺可靠,载药量为80%,550~700 μm(24~30目)收率可达85.33%;粉末层积法供粉中硫酸钡质量分数为90%,830~1 180 μm(14~20目)收率可达90.33%;硫酸钡微丸呈白色球形,粒径分布均匀,脆碎度低,密度高,表面光滑,具有一定的强度,可作为中间产品用于下一步包衣过程。所研制的硫酸钡微丸达到预期设计目的,载药量高,可为硫酸钡微丸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为不透X线标志物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39.
为研究天和骨通橡皮膏的人体体外释药情况,以阿魏酸含量为考察指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贴膏后不同时间的阿魏酸含量,以贴药时间为横坐标,以不同时间揭下膏药中阿魏酸的含量为纵坐标,给制体外释药曲线。测定结构显示,药物体外释药量随贴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且能持续释放药物12h以上。实验表明天和骨通橡皮膏中的药物能从基质中脱离出来并扩散到皮肤或粘膜表面。  相似文献   
840.
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治理技术及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角度,分析了政府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的有效边界和稳定的均衡条件。需求和供给分析表明,食品安全监管的供给和需求存在一个合理的度,也就是说当食品安全监管供给边界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大于食品安全监管需求边界曲线的斜率绝对值时,食品安全监管便达到动态稳定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