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0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07篇
系统科学   154篇
丛书文集   78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0篇
综合类   309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51.
研究了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伺服系统的一种新型数字电流环方案,该方案采用了规则采样法生成PWM波的比例型电流调节器,提出用前馈补偿和变电流环增益技术才能提高电流调节性能,给出了数字仿真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2.
介绍了一种特别适合于初学者应用的简易的步进电机控制线路及编程方法,它不需要另作接口电路,只是利用IBM-PC机已有的打印机输出口。  相似文献   
153.
利用博奕这一工具,通过对次中紧性建立滤子性质,证明了带博奕因子的积空间的中紧性和次中紧性的几个重要结果。对带C-Scattered因子的积空间,也证明了相应的几个结果。  相似文献   
154.
本文介绍倍相绕组两相异步电动机的构成原理、磁势分析、设计特,点及单相电源的分相供电线路.与普通型及正弦型绕组的两相异步电动机相比较,该电动机能更好地消除或削弱谐波磁势及其造成的有害影响并大大提高了基波绕组系数,从而使电动机的技术经济指标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5.
在快速制动双绕组异步电动机定子上巧妙地设置主、副两套统组,并在两绕组中流过不同的交流电流,可使这种电动机具有良好的制动和节能效果[1].使两套绕组的空间相位差与流过的电流的时问相位差恰当配合,可消除相应的高次谐波磁势.本文通过对其进行谐波磁势分析,得出了谐波磁势和谐波绕组系数的通用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绕组结构、绕组空间相位差、电流时间相位差对谐和波绕组系数的影响。这对研究设计这类电动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6.
介绍一种同步电机自控变频调速控制方案.同步电机的自控变频是利用角位置码盘检测电机的转速和转角,并将码盘产生的一组方波信号经过Walsh变换转换成正弦信号去控制电枢电压而实现的,控制线路简单,精度高。  相似文献   
157.
以非线性模型为基础,在线递推辩识为手段,提出了一种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利用直流系统调节速度迅速的特点,结合广义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律,显著地改善了系统的动态品质。同时本方法以单输入单输出形式,使控制系统的实施非常简单。通过对一实例的自校正控制系统设计、仿真及分析,展示了自校正控制策略在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8.
本文以绕线式异步电动机为研究对象,依据电机统一理论及等效原理,借助于线性坐标变换,对电动机在电动、再生发电及动力制动运行状态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电动机的统一化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9.
本文通过在计算机上用作图的方法,对大量轴承故障等级发展现场数据的分析,建立了球轴承等级AdB发展的随机过程数学模型;研究该随机过程的均值函数和均方差函数,提出了电动机球轴承剩余寿命预估的方差曲线的近拟折一法;以及均值曲线趋势外法,实际应用证明,这两种方法均可用于预估球轴承利余使用寿命。这种剩余寿命预估的技术用于工厂设备维护,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60.
机动车的安全检测与管理对交通安全及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工程角度介绍和比较集中控制式、分级分布式、分组控制式等几种微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布置和软件功能,探讨不同使用条件如何选择较合理的微机检测与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