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1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67篇
丛书文集   179篇
教育与普及   104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294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81.
铜绿假单胞菌对Cu2+的吸附条件及动力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温州东方集团电镀厂废水池淤泥中分离到一株抗Cu2 细菌 ,经鉴定为铜绿单胞菌 (Pseudomonsaerug inosa)。并进一步研究了该菌对Cu2 吸附行为与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 ,其中包括吸附剂与Cu2 接触反应时间、Cu2 浓度、原初pH。结果表明 :该吸附剂对Cu2 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最大吸附量为 1 4.45mg/g,pH对此菌的吸附效果有很大影响 ,最佳pH为 4.0 ,Cu2 浓度在 1 0~ 80mg/L范围内 ,吸附量为 1 0 .2 1~ 1 4.45mg/g ,吸附反应在lh基本达到平衡。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 :Cu2 和H 对吸附剂上的化学基团有明显的吸附竞争。  相似文献   
182.
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经过膨化和未经膨化的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的掺杂效应。通过对掺入混凝土的聚丙烯纤维进行物理、化学、力学等方面的性能测试 ,分析了聚丙烯纤维掺入混凝土的可行性 ;通过对掺杂聚丙稀纤维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的测试 ,研究了掺入纤维后混凝土性能的改变情况及其原因 ,进而结合试验结果分析影响掺杂效果的主要因素 ,提出聚丙烯纤维掺量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183.
采用国产的掺Yb^3 双包层光纤和包层泵浦技术,分别对10m和20m光纤的输出特性进行了研究。10m光纤在1064nm获得58mW的激光输出,阈值为138.8mW,斜效率为10%;20m光纤在1067nm获得104.8mW的激光输出,阈值为109mW。  相似文献   
184.
不同形貌Cu-Ag双金属粉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高分子保护剂存在下采用铜粉置换法制备了树枝形、六边形等不同形貌的超细铜-银双金属粉,探讨了该粉体的制备工艺条件,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用热重法测定了粉体的抗氧化性,用标准的抗菌测试方法测定了双金属粉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双金属粉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抗菌性。  相似文献   
185.
Cu2+对日本沼虾幼虾的急性致毒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Cu2+浓度为0.000 5 mg/L、0.005 mg/L、0.05 mg/L时,日本沼虾幼体在54 h内均能够正常存活;Cu2+浓度为0.1 mg/L时,只有部分沼虾幼体中毒致死.而当Cu2+浓度超过0.25 mg/L时,日本沼虾幼虾在48 h内致死,并出现鳃变兰、肝脏变黑的现象.随着Cu2+浓度增大,日本沼虾幼虾存活的时间变短,肝脏和鳃的中毒颜色变深.日本沼虾幼虾48 h的半致死浓度为0.268 mg/L,其安全浓度为0.026 8 mg/L.  相似文献   
186.
溶胶凝胶法制备(Ba,Pb)TiO3纳米晶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不同晶粒大小的掺铅钛酸钡纳米晶,用XRD,TEM和Raman研究了BPT样品的晶粒大小,结构及其相变特性,结果表明,BPT纳米晶最低晶化温度为550℃,衙门广泛650℃,高于650℃热处理的纳米晶BPT在常温下为四方相,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由四方相向立方相过度。  相似文献   
187.
卢亚锋 《科学通报》1992,37(8):757-757
一、引言 大量研究表明在Bi系超导体中存在着丰富的类Josephson结弱耦合,因此增强超导晶粒间弱耦合以改善样品的临界电流特性是很有意义的。文献[1,2]指出在YBa_2Cu_3O_(7-8)体系中掺杂银或氧化银提高了样品J_c。文献[3]的实验结果表明在Bi-Pb-Sr-Ca-Cu-O超导体中掺杂银粉时,样品的T_c和J_c敏感地依赖于烧结气氛。文献[4]则认为在Bi系中掺  相似文献   
188.
本文利用透射和扫描电镜研究了掺杂钨丝退火时钾泡形成的机理和动力学,探讨了用微扰动理论处理钾泡形成过程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冷拨掺杂钨丝中钾管分裂的必要条件是钾管长宽比≥9,在考虑钾泡形成热力学条件后,可导出几个有意义的钾泡分布参数,并发现对于同一丝径的掺杂钨丝,在同一温度退火,形成粗细不同的钾管,比较细的钾管分裂受表面扩散所控制,反之则主要受外部体扩散所控制,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89.
合成了三个新型的有机二氟化磷双核铜(Ⅰ)配合物[Cu_2Cl_2(2.5-Me_2PhPF_2)_2]、[Cu_2Cl_2(Ne_2NPF_2)_2]和[Cu_2Cl_2(F_2POCH_2CH_2OPF_2)_2]。通过元素分析、分子量测定、红外光谱和~(31)P-NMR光谱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在这些配合物的结构中,Cl~(-1)桥联两个Cu(Ⅰ)使其具有桥式结构,配体中的两个P原子分别与两个Cu(Ⅰ),P—Cu(Ⅰ)反馈π键的强度随着和P相联原子的电负性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190.
掺Er^3+/Yb^3+氟铝玻璃非辐射跃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了掺Er^3+/Yb^3+氟铝玻璃的吸收谱,在0.98μm附近,比掺Er^3+氟铝玻璃具有明显的吸收增强。用Judd-Ofelt理论得出了其光谱参量Ωλ(λ=2,4,6),并计算了有关能级的声子跃迁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