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3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探讨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护理作用,方法:对15例失语患者采取心理疏导、语言训练,结果:语言完全恢复5人,不完全性失语6人,完全性失语4人,但能用手势等与对方沟通,结论:护理干预后失语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2.
为探讨正常血压Wistar大鼠(Wistar rat,WR)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脑微动脉段平滑肌细胞电生理学及偶联力的异同,并观察2-氨基乙基二苯硼酸酯(2-Aminoethoxydiphenyl borate,2-APB)对脑微动脉平滑肌细胞间缝隙连接的影响。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方法,观察2-APB对WR和SHR脑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膜电容(Cinput)、膜电导(Ginput)和膜电阻(Rinput)的影响。结果显示,(1)SHR收缩压明显高于正常W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SHR脑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的Cinput和Ginput高于W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APB可以浓度依赖性的降低脑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的Cinput和Ginput(或者增加Rinput)。(4)2-APB抑制WR和SHR脑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Ginput的IC50分别为0.21μmol/L和0.8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APB浓度≥100μmol/L时,WR和SHR脑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的Cinput、Ginput或Rinput与单个平滑肌细胞十分接近。由此可知,SHR较WR脑微动脉平滑肌细胞间缝隙连接耦联力增强,2-APB可以浓度依赖地抑制WR和SHR脑微动脉平滑肌细胞间缝隙连接,且对SHR的抑制效力较强。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急性脑性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P-选择素(CD62p)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的特点。方法将发病3天内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正常体检老年人80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流式细胞仪测量CD62p并应用颈动脉超声对斑块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和易损斑块比例增加,且血清中hsCRP水平和CD62p百分率增加;在急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中易损斑块病例比非易损斑块病例、无斑块病例血清中hsCRP水平和CD62p百分率增加。结论血清中hsCRP、CD62p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及脑梗死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6年患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在30 mL以上的45例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的54例患者分两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统计结果 有显著差异.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技术操作简单,损伤轻,能最大限度地解除患者病变的恶性循环,保留患者的生理功能,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是目前临床治疗脑出血比较理想的方法 .  相似文献   
55.
蒙医药治疗脑梗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蒙医对脑梗塞病因病机及临证诊治有其独特的认识.笔者就蒙医对脑梗塞的认识、辨证施治、蒙西医结合治疗及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论述,为临床治疗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高血压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的一种疾病.高血压病可导致全身器官血管的病理性改变,深入研究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机制有助于对该疾病的认识,并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现就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对脑组织的损伤等病理生理机制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引起肺部感染的易感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脑出血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肺部感染易感因素及细菌学分析。结果肺部感染的易感因素为慢性疾病糖尿病史、护理不当引起食管反流、使用≥3种抗菌药物、昏迷时间7 d、年龄60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病原菌186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5.4%.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2.5%,18.1%,13.4%,6.4%,5.7%,病原菌呈现较高多重耐药性。结论针对引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易感因素进行预防和治疗,给予患者更好的护理,可降低医院肺部感染的发生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58.
傅信东  王丽玲 《江西科学》2009,27(6):902-905,908
探讨64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CTPI)对脑梗死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对32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均于发病6h内行CT平扫、CTPI检查,分析平扫及灌注成像表现,测量缺血区的脑灌注参数值。结果为32例患者中8例头颅CT平扫发现早期梗死征象,所有患者CTPI均发现脑灌注异常。脑梗死中心区脑血流量、脑血容量与对侧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半暗带区脑血流量、达峰时间与对侧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而脑血容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TPI能够在脑梗死发病的超早期发现病变,明确梗死灶存在及其范围、位置,预测半暗带区域,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具有广泛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9.
87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经验,探讨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近两年收治的87例高血压脑出血术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生活自理33例,部分自理25例,植物生存3例,自动出院5例,其中并发肺炎致呼吸衰竭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消化道出血3例,死亡7例.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蚓激酶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实验室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粘滞度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7天起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8d后差异更显著(P〈0.05)。治疗后28天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蚓激酶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为急性期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了选择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