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22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山羊血液生化遗传标记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学者近20多年来,关于山羊血液蛋白多态性方面的研究表明,AKP、X—P、NP 和红细胞的细胞色素黄递酶Ⅰ,均有多态性:Hb、Tf 和 Alb 多数学者认为有多态性;Am 和 Es 多数学者认为无多态性;CP、PHI 均无多态性.国内外一些学者利用山羊血液蛋白多态性计算亲缘关系.作亲子鉴定,经济性状的选择,抗病力育种和适应性观测等.  相似文献   
12.
为使以拉为正的统一强度理论表达式适用于岩土工程界以压为正的习惯表达,首先将以压为正的单向压缩和单向拉伸试验条件代入统一强度理论表达式,确定了相关参数,建立了以压为正的统一强度理论表达式,该表达式考虑了材料拉压不等及中间主应力的影响.将所建立的统一强度理论表达式引入应变空间,针对一种硅藻质软岩材料,利用基于应变空间的弹塑性本构方程对软岩的软化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建立了应变空间表述的三轴状态下的弹塑性本构关系式,并结合硅藻质软岩的三轴试验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应变空间的统一弹塑性软化本构方程的数值模拟结果非常接近试验结果,可以很好地模拟软岩的应变软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在用透射电镜(TEM)研究聚合物的领域,四氧化钌(RuO4)是常用的染色剂。RuO4可对聚乙二醇(PEG)染色,从而提高与其他聚合物的共混物在TEM观察中图像的衬度。为探索RuO4对PEG的染色行为,本文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了RuO4染PEG的化学反应机理,发现RuO4将PEG氧化成酯、羧酸及羧酸盐。并用凝胶色谱法(GPC)对比染色前后PEG分子量的变化,发现染色后PEG除了被氧化成酯、羧酸及羧酸盐外,还有部分发生交联。采用微商热重法(DTG)研究染色前后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发现染色后聚合物热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加味四物汤的降压作用及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分为模型组、中药不同剂量组以及其它药物治疗组,测定用药后各时间期内的血压变化;并在用药前以及8周后分别观察左室肥厚相关指标和组织形态学变化。研究发现各剂量组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各药物组的Ⅰ、Ⅲ胶原比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果表明:该方剂有明确的降压作用,并具有持续、平稳的特点;可减轻SHR左室肥厚,对较高血压水平造成的心脏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对低氧血症状态的分析和动脉血供氧能力的判断,对40例出生后1h至15d住院的新生儿肺炎病人的血气分析数据进行了深入图像分析.均采取股动脉或桡动脉血,检测用丹麦产ABL620型血气分析仪,试剂及计算机软件全部由丹麦雷度公司提供.40例中,CtO2(动脉血氧含量)下降29例(72.5%),SO2(血氧饱和度)下降20例(50.0%),pO2a(动脉血氧分压)下降25例(62.5%).在pO2a正常的15例中经深入图像分析有8例Px(氧张力)均低于正常,这表明低血氧症的实际例数应为33例,占总数的82.5%.40例中ctHb(总血红蛋白)下降19例(47.5%),ceHb(有效血红蛋白)下降22例(55.0%),O2Hb(氧合血红蛋白)正常仅11例(27.5%).40例中35例(87.5%)P50下降,氧离曲线左移,表明血红蛋白释氧能力下降,33例(82.5%)Px低于正常,表明有动脉血释氧能力下降,在临床上需要给氧.  相似文献   
16.
Temporal trends of per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s) have been determined in the blood samples from several countries globally including a female population in Sweden recently, ye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time trends in the blood levels of these compounds in Swedish male populations over recent years. In this study, the fourteen target PFASs consisted of four perfluorosulfonates (PFSAs) and ten perfluorocarboxylates (PFCAs) in the whole blood samples, collected from 153 Swedish elderly men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2008 and 2010, were analyzed via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 As the dominant PFASs contaminants in the blood samples, perfluorooctane sulfo- nate (PFOS) showed the highest geometric mean (GM) at 8.5 ng/mL, ranging from 1.7 to 29 ng/mL, while blood 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 contained the GM of 1.8 ng/mL, ranging from 0.35 to 6.4 ng/mL. Both the levels of these two compounds were lower than those determined in the blood samples of Swedish elderly pop- ulations derived from the late 1990s. According to the temporal trend analysis, over the three years, the blood levels of PFOS in Swedish male populations declined 16 % per annum, while those of perfluoroundecanoic acid (PFUnDA) increased 6.1% per annum, which were con- sistent with those reported previously for the populations from other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量注射药物的方法,研究了47只大鼠蓝斑核内注入新斯的明、乙酰胆碱及受体阻断剂对迷走—加压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蓝斑(LC)内注入新斯的明及乙酰胆碱,迷走—加压反应加强;注入阿托品加压反应减弱;注入六甲双胺加压反应与注药前无明显改变.结果提示,LC参与迷走—加压反应,并且是该反应产生通路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LC内的乙酰胆碱经M受体加强迷走—加压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手性旋光异构体德氮吡格(TNBG)对6株人体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运用MTT法检测手性TNBG对6株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情况;油红O染色法观察QGY-7701细胞中脂质聚集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手性TNBG对人肝癌细胞株QGY-7701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影响。结果手性TNBG能不同程度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油红O染色提取显示QGY-7701细胞内脂质量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流式细胞仪检测到有s期细胞增加,并且手性TNBG还能诱导QGY-7701细胞发生凋亡。结论手性TNBG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使肿瘤细胞产生脂质聚集,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从而达到抗肿瘤效应。总体看(+)TNBG体外抗肿瘤活性比(-)TNBG更强。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血液循环概念认为组织的存活有赖于完整的动脉与静脉系统。作者以14只兔耳为静脉动脉化代替动脉的材料进行静脉动脉化试验。所有兔耳均在根部离断,但保留两侧边缘静脉,以减少再吻合程序。其中8只在再植手术中将切断的中心静脉远端与切断之中心动脉近端吻合,形成动脉静脉化,术后全部成活。另6只再植术中不作血管吻合则全部坏死,说明兔耳在缺乏动脉供血时若将部分静脉动脉化仍能存活。此试验与Nichter之试验有相同之处,但方法相反,后者为动静脉化脉。但综合两试验可以看出组织在缺乏任何一系统时(动脉或静脉)只须将另一系统的一部分转化(动脉化或静脉化),组织仍有存活机会,因此作者认为传统的血液循环概念有增加新内容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光谱及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了正常人及癌症病人血清样品中的6个元素,将所得数据送入计算机.用人工神经元网络的反向传播(BP)算法综合分析血清中的微量金属元素,预报识别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