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8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322篇
系统科学   234篇
丛书文集   164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9篇
综合类   3732篇
自然研究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现行《化学教学论》教材将典型教学示例放在化学教学原则之后,致使整本教材缺乏逻辑性,不符合当前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不利于坚定师范生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心,笔者认为应先讲教学示例、后授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22.
本文阐述了选择最小方差阈值的各次累积矩判别式方法,证明了零次矩判别式最小方差阈值选择法在理论上可使统计累积矩的次数降到最低,在实用上可进一步减少运算量。  相似文献   
23.
伪随机序列生成方法有很多种 ,因生成方法不同而导致其性质的差异较大 .文中描述了产生均匀分布的U (0 ,1 )伪随机序列的数学原理 ,提出了评估均匀分布伪随机序列均匀性的几种方法 ,对由软件产生的几种均匀分布序列的均匀性作出了评估  相似文献   
24.
本文给出了包含Fibonacci序列{Fn}、Lucas序列{Ln}及高阶Bernoulli多项式Bn(K)(x)的一些恒等式。  相似文献   
25.
考虑了形如∫xap(t)f(t)dt∫xap(t)g(t)dt    和    ∑ki=1piai∑ki=1pibi的两种商在一定条件下所具有的单调性质,推广了某些熟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26.
一个数论函数的四次均值的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一个正整数的二进制表示,给出一个数论函数的四次均值的精确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7.
在对地震、测井和钻井等资料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将济阳坳陷红柳地区在下第三系划分出了7个三级层序,19个体系域.其中层序Ⅰ、层序Ⅳ为两个T-R层序分为两个体系域,即湖扩展和高位体系域,其他层序均为三分层序,划分为三个体系域即低位、湖扩展(水进)和高位体系域.在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断层上下盘地层厚度的差异和地层厚度的变化反映古地形,认为济阳坳陷红柳地区在下第三系沉积时期,发育两种不同类型的构造坡折带,并建立了该区的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学模式,研究了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学模式与含油气性的关系,认为第Ⅰ、Ⅱ层序间的界面附近可形成有利的地层不整合覆盖圈闭与构造一岩性圈闭;第Ⅳ层序低位域可作为油气的运载层,在合适构造的匹配下,可形成有利的构造圈闭或构造-岩性圈闭,对有利区带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28.
注记给出了Fibonacci数列两个重要公式的组合表达式,以及Fibonacci数与级数有关的两个新结果。  相似文献   
29.
Fibonacci数列是递推关系中的一个典型问题,问题本身虽然是一种假想,然而它的结果却有诸多用途。文章在文献[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探讨了Fibonacci数列矩阵元素间的关系,证明了当r,m≥5时,矩阵D_(m×r)~4的秩为5。  相似文献   
30.
Dot pattern is a type of pattern defined by specific spatial relationship among some dots. As a compensation for concrete and meaningful visual stimuli, meaningless dot pattern can be used as stimuli in learning tasks. We performed an experiment for exploring the perceptual learning process of dot pattern against random-dot background. Participants were required to learn two types of dot patterns (9-dot and 11-dot). They were assigned to two groups: participants in Group 1 learned 9-dot pattern first and 11-dot pattern later, while those in Group 2 learned 11-dot pattern first and 9-dot pattern la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articipants could acquire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of dot pattern through perceptual learning in relatively short learning time. In comparison with 9-dot pattern, learning time of 11-dot pattern was slightly longer and its accuracy rate lower, but there was significant positive transfer effect from 11-dot pattern learning to 9-dot 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