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15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中c-fos 及CYP17 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c-fos 及CYP17 基因对PCOS 卵巢颗粒细胞雄激素分泌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对拟行IVF/ICSI-ET 的PCOS 患者及非PCOS 患者分为对照组(非PCOS 患者)和PCOS 组(PCOS 患者),两组患者的卵巢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培养48 h,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的水平;利用2-NBDG 标记葡萄糖检测颗粒细胞的葡萄糖摄取能力;采用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Blot)法分别评估颗粒细胞中c-fos 及CYP17 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PCOS 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颗粒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睾酮水平升高(P<0.05)、孕酮水平降低(P<0.05)、雌二醇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且颗粒细胞对2-NBDG 标记葡萄糖摄取明显降低(P<0.05),提示PCOS 患者卵巢颗粒细胞雄激素分泌异常增高,并存在糖代谢异常。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COS组患者颗粒细胞CYP17 基因表达升高(P<0.05),c-fos 基因表达降低(P<0.05),提示颗粒细胞c-fos 基因异常低表达,可能降低了对CYP17 基因的抑制作用,使CYP17 高表达,可能是卵巢颗粒细胞雄激素分泌增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2.
不同缓冲体系下pH值对裂褶菌F17产锰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6组缓冲体系不同的pH值对裂褶菌F17产锰过氧化物酶的影响,并比较这6组缓冲体系在裂褶菌F17产酶过程中对pH值的缓冲调节能力.结果表明,各缓冲体系对裂褶菌F17产酶的影响不同.在酸性条件下,缓冲培养基的pH值变化不大;在碱性条件下,NH4C l-氨水和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两种体系的缓冲调节能力较其他体系要好.灭菌后pH值为7.2~9.5的缓冲培养基有利于裂褶菌F17产锰过氧化物酶.  相似文献   
83.
Part of the results of the key project " Search for novel rare-earth functional material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is reviewed. In combination with reports in literature, the effects of the third element M on the formation and stability of La2(Co.M)17. R(Fe.M)12 and R3(Fe, M)29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re discussed by considering mixing enthalpy of M with rare-earth. Fe and Co. and atomic radius, electronegativity and electronic configurations, etc.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ixing enthalpy and atomic radius dominate the preferential sites and the minimum amount of M required to stabilize a structure, which ultimately affect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a compound prominently. This review should provide some heuristic hints for exploiting novel rare-earth transition metal functional materials and for improving their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84.
本文用X射线衍射和磁测量及~(57)Fe穆斯堡尔谱研究了Y_2Fe_(17)C_x合金的晶体结构和磁性。碳原子在Y_2Fe_(17)C_x合金中占据六方结构的6h晶位或菱形结构的9e晶位;C原子的加入使得Y_2Fe_(17)C_x合金的居里温度和饱和磁化强度都有较为明显的变化,特别是近邻于C原子的Fe原子外层电子结构受到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根据紧束缚理论和Si(7 7 17)-2×1表面的原子结构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蒸发沉积在Si(7 7 17)-2×1表面的Ag原子经2次退火自组装成纳米线的实验过程.模拟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及作为模板的硅表面排状结构对银纳米线的自组装有较大影响;在退火过程中,Ag原子沿Si(7 7 17)-2×1表面原子沟槽扩散,并吸附在该表面的四聚体链上形成一维纳米线,这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86.
 探讨了流感病毒在KMB17细胞上培养的可行性.将3株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A/Wisconsin/67/2005H3N2,A/New Caledonia/20/1999 H1N1和B/Malaysia/2506/2004)分别接种于KMB17细胞上,在无血清的条件下于不同pH值和不同胰酶浓度的维持液中35℃培养72 h后收获病毒,测定血凝效价.实验结果表明,所用的3个毒株中的H3N2亚型毒株(A/Wisconsin/67/2005 H3N2)血凝效价明显高于另外的H1N1亚型(A/NewCaledonia/20/1999 H1N1)和B型(B/Malaysia/2506/2004)毒株.因此认为KMB17细胞可作为培养流感病毒的备选培养基质.  相似文献   
87.
文章通过抗拉强度、电阻的测定以及观察显微组织的方式,对Cu-17Zn-0.4Cr合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该合金过饱和固溶体分解过程时,加工强化对其强度起主要作用,高温时,沉淀强化是主要控制因素;同时,Zn始终起到固溶强化的作用,细小、弥散的Cr析出相使Cu-17Zn-0.4Cr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  相似文献   
88.
考察了17β-雌二醇(17β-E)及结构类似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MAA)和三氟甲基丙烯酸(TFMAA)等六种单体的相互作用。分别用紫外光谱 (UV)、红外光谱 (IR)和高效液相色谱 (HPLC)表征了用各单体的乙腈溶液分别与模板的相互作用和用沉淀聚合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的特性。结果表明,在全紫外聚合中,印迹17β-E 的TFMAA-co-TRIM聚合物的O—H振动吸收峰红移出现在聚合16h之后,C==O振动吸收峰则在聚合24h后发生红移。三种测试方法均证实TFMAA对17β-E有强相互作用,TFMAA-co-TRIM对雌二醇异构体(17β-E/17α-E)的印迹因子(IF)达到了3.01,分离因子α为2.28,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利用紫外法可初步检测各单体的乙腈溶液与模板相互作用强弱,再合成MIP,进行IR和HPLC表征,有助于筛选到对17β-E及结构类似物具有强相互作用的功能单体。  相似文献   
89.
Summary The structures of the metabolites formed upon incubation of 17-estradiol with the ovaries of silkworm,Bombyx mori, have been determined as 17-estradiol 3-(-D-glucopyranoside) (1) and 17-(-D-glucopyranoside) (2) by spectroscopic means.  相似文献   
90.
The oxygen isotopic data for amphibolites from Archaean continental nucleus, North China Craton indicate that ( i ) the evolving lines structured by the data are parallel to the geoselenic evolving line, which means that the parent materials of these continental nucleus originated from solar matter; ( ii ) different intercepts for these evolving lines manifest that 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different continental nucleus are heterogeneous, which means that these continental nucleuses originated from different parent resources with different original compos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