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510篇
自然研究   1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采用聚乙烯醇(PVA)为主要载体,添加少量壳聚糖(SA)、SiO2和CaCO3,利用聚乙烯醇-硼酸(PVA-H3BO3)包埋法,包埋苯酚降解菌TX1并制备成胶珠,研究胶珠对含酚废水的降解。通过正交实验、单因素实验和传质性能分析确定并优化包埋条件,结果表明PVA浓度8%、SA浓度0.2%、SiO2浓度2.4%、CaCO3浓度0.4%和饱和H3BO3液pH值6.7时,包埋胶珠机械强度好、结构稳定、无泄漏、固定化效果好。同时发现该条件下的固定化细胞培养12 h后对初始浓度为500 mg/L苯酚废水的降解率为78.1%。  相似文献   
82.
从江西德兴铜矿酸性矿坑水中分离得到1株嗜酸细菌(命名为DX-A),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菌体宽×长为(0.45~0.55)μm×(1.1~2.1)μm,最适生长pH为3.5,最适生长温度为30℃。该菌能利用FeCl3及多种硫化矿和葡萄糖等多种有机物进行生长,但是不能利用FeSO4进行生长,因而该菌为兼性异养型细菌。构建该菌的系统发育树,研究表明:菌株DX-A与Acidiphilium sp.PK46(AY765995)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中,相似度为99%;菌株DX-A分别浸出黄铁矿和铁闪锌矿28 d后,含菌摇瓶中Fe2+与Zn2+的质量浓度分别可达到2.36g/L和2.47 g/L,而对照组中Fe2+与Zn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60 g/L和0.39 g/L;菌株DX-A和A.ferrooxidansATCC23270混菌分别浸出黄铁矿和铁闪锌矿比A.ferrooxidans ATCC23270单菌浸出效果分别高2.7%和10.3%,表明该菌能够浸出黄铁矿和铁闪锌矿并能促进自养菌的浸矿,为进一步研究异养菌促进自养菌浸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3.
用硫酸铵沉淀,Q-Sepharose HP离子交换层析,Superdex 200凝胶过滤层析和Mono-Q离子交换层析方法,对从大连潮间带繁茂膜海绵中分离得到的1株假单胞菌DEH138A(Pseudomonas sp.DEH138A)中的脱卤酶进行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表征。结果显示,假单胞菌菌株DEH138A中含有一种能降解L-2-氯丙酸的L-2-卤代酸脱卤酶(L-DEX)。经纯化后,L-DEX亚基分子量为27.8kDa,全酶分子量为42.5kDa,推测其为一个二聚体蛋白。L-DEX最适pH值及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10.0和30℃,Km值为0.63mmol/L。L-DEX能够作用于多种2-卤代酸,而且对单溴乙酸的脱卤效果最好。DTT和EDTA对L-DEX无抑制作用,Cu2+和Co2+对L-DEX有明显的抑制作用。L-DEX具有立体选择性等独特的酶学特性,在环境修复、精细化工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4.
对亚栖热菌CBS-01菌株发酵生产海藻糖合酶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通过碳源、氮源实验,选出了适宜的碳、氮源,随后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培养基中的组分进行了筛选,找出影响产酶的主要因素为蛋白胨和酵母膏,最后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求出了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浓度,得到优化的发酵培养基配方(g/L):可溶性淀粉5,蛋白胨8.6,酵母膏1.725,NaNO3 0.7,氨三乙酸0.5,Na2HPO4 0.1,MgSO4·7H2O 0.2,CaCl2 0.1.10 L罐发酵实验表明,CBS-01菌株海藻糖合酶的合成属生长关联型,利用优化的发酵培养基,CBS-01菌株的产酶水平由0.2 U/mL提高到0.41 U/mL.  相似文献   
85.
肠杆菌CB-2的生长特性及质粒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微生物对氯苯的降解特性和生长特性,采用从活性污泥样品中分离得到的一株肠杆菌CB-2对氯苯进行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肠杆菌CB-2在氯苯质量浓度为100mg/L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24 h内对氯苯的降解率可达81.2%;肠杆菌CB-2不经诱导抗氯化汞的能力达20 mg/L;可以耐受的氯苯质量浓度为500 mg/L,并具有较宽的底物利用范围.为确定降解基因的位置,采用苯甲酸钠法对肠杆菌CB-2进行质粒消除.实验结果表明,质粒与氯苯的降解性有关,而与抗生素的抗性无关.  相似文献   
86.
探讨盐诱导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s, WPI)形成的包含双歧杆菌的乳清蛋白冷凝胶(cold-set gels of whey protein containing bifidobacteria,CGWPCB)对双歧杆菌的保护作用。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物性仪观察凝胶结构,评价以氯化钙为凝胶剂,形成的CGWPCB对双歧杆菌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7.5mmol/L CaCl2诱导8% WPI形成的网络状冷凝在pH 1.5的酸环境下对双歧杆菌的保护性最好,作用120min后菌落数下降3个数量级,菌体存活率达到0.42%。说明制备的乳清蛋白冷凝胶对双歧杆菌有良好的保护性,为益生菌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7.
以分离于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虾苗的杀虾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hrimpcida sp.nov.)代表菌株(HID10406-1),分别制备全菌(OK)及热处理(121℃作用1h)的菌体(O)免疫原,强化免疫家兔制备相应抗血清,对供试6株杀虾微杆菌纯培养物进行了血清型检定。结果表明,均存在同种的O抗原(血清同源),不存在不耐热表面(K)抗原。以相应OK抗血清为第一抗体,以标准的羊抗兔IgG荧光抗体为第二抗体,对该6株纯培养菌及用代表菌株人工感染病死虾体组织进行间接荧光抗体染色,结果显示了特异的荧光反应;同时,对从人工感染死亡虾分离的10株纯培养菌以凝集反应方法进行了检验,显示出特异凝集现象。  相似文献   
88.
P(3-co-4)HB解聚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co-4)HB)解聚酶是由微生物所分泌的一种胞外酶,可以将P(3-co-4)HB降解为水溶性小分子物质,为了阐明P(3-co-4)HB材料的生物降解机理并建立其生物循环系统,P(3-co-4)HB降解菌和降解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论文以Penicillium sp.DS-04菌株为材料,对其产生的P(3-co-4)HB解聚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发酵液经过冻干和分子筛层析得到了P(3-co-4)HB解聚酶的纯酶组分,纯化倍数和回收率分别为3.15和10.44%,SDS-PAGE显示该酶分子量为44.0kDa。本文还对P(3-co-4)HB解聚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并初步探讨了解聚酶的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89.
A new genus with a new species of fossil elaterid, Paraprotagrypnus superbus gen. et sp. nov.,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Jiulongshan Formation in Daohugou Village (N41°18.979′, E119°14.318′), Shantou Township, Ningcheng County, Inner Mongolia, China is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The genus Paraprotagrypnus belongs to the family of Elateridae, subfamily of Protagrypninae and tribe of Protagrypnini. Some primitive characters of the new genus and new species shed light on the ages between the Jiulongshan Formation in Inner Mongolia and the Yixian Formation in the western Liaoning Province of China. The habitat of the new species is brief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0.
木霉对腐霉菌的拮抗机制及生防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本研究室从土壤中分离出的木霉(Trichoderma sp.)菌株T41,通过对峙法对腐霉菌进行了体外拮抗作用测定和评价[1]。并对木霉的竞争、重寄生、抗生、溶菌等拮抗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同时,利用制备的木霉菌剂,对黄瓜猝倒病进行了室内盆栽生防试验。结果表明:木霉 T41防治效果达 80%,而且具有防效长久和刺激作物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