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1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49篇
系统科学   26篇
丛书文集   98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20篇
综合类   2506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提高ZnO在甲醇分部中的催化活性,以5A分子筛担载硝酸锌制备ZnO催化剂,并与碳酸锌直接分解制备ZnO的催化剂进行比较。发现前者的催化活性比后者高出很多,且克服了后者在实验中的许多不足。考查了分子筛担载硝酸锌制备ZnO的条件,确定出最佳焙烧温度与焙烧时间;所得催化剂的最高催化活性达76%。  相似文献   
92.
以DHP为原料,通过在锌介入下水相中的烯丙基化反应,合成目标产物6 甲基 6 苯基 7 烯 1,5 辛二醇.产物结构经核磁共振光谱、红外光谱和质谱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93.
合成了三个二氰胺基[N(CN)2]-及4,5-二氮芴-9-酮(AFO)配合物Cu(AFO)2[N(CN)2]2·H2O(1)、Co(AFO)[N(CN)2]2·1/2H2O(2)和Ni(AFO)[N(CN)2]2·1/2H2O(3),确定了其组成,进行了红外光谱研究.  相似文献   
94.
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研究了3-羟基-5-甲基-异嗯唑的异构化,优化了反应物、产物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采用MP2/6—31G方法计算了单点能量,并用频率振动模式和内禀坐标(IRC)确证了过渡态的存在。  相似文献   
95.
以核壳结构复合而成的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常表现出较高的整体活性、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择形催化效果和良好的热稳定性.部分催化载体因具有优异的择形效果和结构稳定性,在多元复合核壳催化剂的设计中也占据了一定的地位.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催化剂载体(Al_2O_3、SiO_2、ZSM-5)参与复合的核壳催化剂制备与应用的概况.  相似文献   
96.
使用化学键键合的方式分别将叶酸(FA)和5-氟尿嘧啶-1-基乙酸(FUA)偶联于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制备纳米载药体系FA-PAMAM-FUA,并结合单因素分析法筛选出最佳制备条件为FA∶PAMAM∶FUA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0∶1∶450,p H值为6.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纳米粒度仪对FA-PAMAM-FUA的光学特性、粒径大小和体外释药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制备的FAPAMAM-FUA粒径呈正态分布,平均粒径为90.28±20.00 nm,分散度为0.258±0.002(n=3),体系载药量达28.45%,FA-PAMAM-FUA给药体系对药物具有一定的p H敏感特性以及缓释功能.采用MTT法考察了5-Fu、FA-PAMAM-FUA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两者对MCF-7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剂量依赖性强,随浓度的增高,FA-PAMAM-FUA对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较5-Fu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97.
面向5G新空口技术的LDPC码标准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5G)业务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各业务场景的典型特性给新空口(new radio,NR)的信道编码技术带来困难及挑战,信道编码方案成为通信业界及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因具备优越性能,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码被确定为5G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 eMBB)场景数据信道编码方案。在对5G及LDPC码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阐述了包括码设计、译码算法、速率匹配和性能评估在内的面向NR的LDPC码标准化工作研究内容。此外,对近年来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各成员机构在无线接入网层一(radio access network layer 1, RAN1)标准化工作组历次会议中提出的LDPC码编码方案进行分析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对LDPC码标准化相关工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8.
第五代无线通信系统(the fifth generation,5G)利用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NFV)和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SDN)2项技术将网络进行了切片划分,让用户接入不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保障的虚拟网络切片以获得服务。为了解决切片化网络中由于用户移动性而导致的切片重新接入问题,提出了最大化网络吞吐量的用户切换机制来降低越区切换对已有网络切片的影响。该机制根据用户业务类型的QoS服务等级筛选备选接入站点的归属切片,运用贪心算法选择能为用户提供最大数据传输速率的切片接入服务,在网络切片代理的体系架构下完成切换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在与功率接入、负载接入和随机接入3种切换方案的性能对比中,相关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越区用户数目和网络切片类型的增加,所提方案在保证较高网络吞吐量的同时,切换成功率始终维持在80%以上,远优于其他3种方案。  相似文献   
99.
基于最优线性码与射影几何理论,针对不同码长最优码的距离特性,研究了低维五元最优LCD码的构造。首先利用删截等方法构造了较小码长的三维和四维最优线性码以及最优LCD码;其次,借助部分已知矩阵和删截等方法构造了较大码长的三维和四维最优线性码以及最优LCD码;最后,利用已知最优LCD码和特殊码长最优自正交码构造了任意大码长的最优LCD码,完全解决了三维和四维最优LCD码的构造问题。这些LCD码的构造方法对于五元高维最优LCD码以及一般域上最优LCD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
以对甲氧基乙二醛一水合物、3-苯氨基-5,5-二甲基-2-环己烯-1-酮和4-硝基苯胺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在乙醇溶剂中,微波辐射下多组分一步法合成标题化合物C29H27N3O4.其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Mr=481.54,晶胞参数:a=0.617 80(5)nm,b=1.291 04(11)nm,c=1.606 78(13)nm,V=1.237 45(18)nm3,Z=2,Dc=1.292 Mg·m-3,μ=0.087mm-1,F(000)=508.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对原子参数进行修正,最终的偏离因子R=0.059 3,Rw=0.134 8.在晶体结构中新形成的吡咯环为芳构化的共平面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