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0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49篇
系统科学   26篇
丛书文集   98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20篇
综合类   2505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利用环己酮与季戊四醇在非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聚缩酮螺胞二醚的先导化合物7,11,18,21 四氧杂三螺[5,2,2,5,2,2]二十一烷.考察了催化剂、反应物的摩尔比、带水剂、反应温度等对反应的影响.利用FTIR、及HNMR对标题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标题化合物的最高收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92.
5-氯,N(2-磺酸基乙基)水杨醛亚胺 Schiff碱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5-氯水杨醛设计合成了5-氯,N(2-磺酸基乙基)水杨醛亚胺Sehiff碱,其组成和结构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等进行表征.对该化合物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环直径分别达12mm和9mm.  相似文献   
93.
使用B3LYP/6-31G^*方法,优化得到了丙氨酸二肽分子的6个稳定构象,从特殊氢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形成氢键环和五元环的结构特点,探讨了影响二肽构象稳定性的因素,并估算了相关弱相互作用的能量。  相似文献   
94.
为提高ZnO在甲醇分部中的催化活性,以5A分子筛担载硝酸锌制备ZnO催化剂,并与碳酸锌直接分解制备ZnO的催化剂进行比较。发现前者的催化活性比后者高出很多,且克服了后者在实验中的许多不足。考查了分子筛担载硝酸锌制备ZnO的条件,确定出最佳焙烧温度与焙烧时间;所得催化剂的最高催化活性达76%。  相似文献   
95.
以DHP为原料,通过在锌介入下水相中的烯丙基化反应,合成目标产物6 甲基 6 苯基 7 烯 1,5 辛二醇.产物结构经核磁共振光谱、红外光谱和质谱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96.
合成了三个二氰胺基[N(CN)2]-及4,5-二氮芴-9-酮(AFO)配合物Cu(AFO)2[N(CN)2]2·H2O(1)、Co(AFO)[N(CN)2]2·1/2H2O(2)和Ni(AFO)[N(CN)2]2·1/2H2O(3),确定了其组成,进行了红外光谱研究.  相似文献   
97.
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研究了3-羟基-5-甲基-异嗯唑的异构化,优化了反应物、产物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采用MP2/6—31G方法计算了单点能量,并用频率振动模式和内禀坐标(IRC)确证了过渡态的存在。  相似文献   
98.
以核壳结构复合而成的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常表现出较高的整体活性、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择形催化效果和良好的热稳定性.部分催化载体因具有优异的择形效果和结构稳定性,在多元复合核壳催化剂的设计中也占据了一定的地位.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催化剂载体(Al_2O_3、SiO_2、ZSM-5)参与复合的核壳催化剂制备与应用的概况.  相似文献   
99.
使用化学键键合的方式分别将叶酸(FA)和5-氟尿嘧啶-1-基乙酸(FUA)偶联于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制备纳米载药体系FA-PAMAM-FUA,并结合单因素分析法筛选出最佳制备条件为FA∶PAMAM∶FUA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0∶1∶450,p H值为6.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纳米粒度仪对FA-PAMAM-FUA的光学特性、粒径大小和体外释药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制备的FAPAMAM-FUA粒径呈正态分布,平均粒径为90.28±20.00 nm,分散度为0.258±0.002(n=3),体系载药量达28.45%,FA-PAMAM-FUA给药体系对药物具有一定的p H敏感特性以及缓释功能.采用MTT法考察了5-Fu、FA-PAMAM-FUA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两者对MCF-7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剂量依赖性强,随浓度的增高,FA-PAMAM-FUA对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较5-Fu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00.
面向5G新空口技术的LDPC码标准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5G)业务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各业务场景的典型特性给新空口(new radio,NR)的信道编码技术带来困难及挑战,信道编码方案成为通信业界及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因具备优越性能,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码被确定为5G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 eMBB)场景数据信道编码方案。在对5G及LDPC码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阐述了包括码设计、译码算法、速率匹配和性能评估在内的面向NR的LDPC码标准化工作研究内容。此外,对近年来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各成员机构在无线接入网层一(radio access network layer 1, RAN1)标准化工作组历次会议中提出的LDPC码编码方案进行分析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对LDPC码标准化相关工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