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5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1.
城市燃气负荷与城市工业发展,城市人口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传统的城市燃气负荷GM(1,1)预测模型仅与历史数据有关,预测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燃气负荷在未来的变化趋势。应用灰色GM(1,N)模型,将工业产值和城市人口两个因子引入燃气负荷预测模型,建立一个一阶3个变量的灰色GM(1,3)模型,进行预测。实例预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城市燃气负荷,而且该模型考虑了影响燃气负荷的主要因素,使得预测模型和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412.
湿蒸汽两相流动的数值方法及其在喷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亮  李国君  丰镇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35(11):1131-1134,1138
针对在高维情况下存在自发凝结的湿蒸汽两相流动数值模拟,回顾了当前湿蒸汽两相流计算的概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守恒型的两相流流动控制方程组及数值求解方法,对二维喷管中存在自发凝结的跨音速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可准确地预测喷管中自发凝结发生的位置,反映边界层影响膨胀率,从而引起喷管中冷度及相应水滴状态分布的不均匀,计算也显示了凝结流动与单相流动马赫数分布的显著差异,为研究透平叶栅中的湿蒸汽两相凝结流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13.
轴对称阶梯型面管道内流场数值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中的控制方程为雷诺平均的可压缩纳维尔-斯托克斯(Navier—Stokes)方程,湍流模型采用κ—ε两方程模型,为二阶迎风格式。该文数值模拟了3种收敛—扩张—圆管复杂型面管道内流场,得到了流场结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喷管后端,由于圆管存在,会使喷管效率降低,表现为圆管出口的流体速度降低,压力增高。计算分析显示,通过调整喷管几何形状和降低扩张比,使喷管出口处压力增大、出口面积减小,可以达到降低推力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414.
粘性和表面张力系数对燃油雾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测定了柴油的粘性和表面张力系数.通过计算确定了雾化程度与粘性和表面张力系数之间的关系. 解释了一些自然现象,论证了降低燃料粘度是提高雾化程度的途径之一,这可能有助于柴油机等工程技术的设计和改进.  相似文献   
415.
针对压力容器接管区高峰应变、高应变剃度、强大的弹性约束和应变峰值呈单向应力状态的特征,在压力容器接管模拟试板的基础上,对多种孔径的异型板应力应变场进行光弹性试验研究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别就不带裂纹和带有裂纹的异型板进行应力分析。数值结果表明,高峰应变区的应力集中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为异型板设计的合理性和裂纹扩展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16.
为降低排气系统的红外特征,以轴对称喷管为基准,设计了一种出口宽高比为4∶1的二元喷管;并对二元喷管出口型面进行不同尾缘修形。在商业软件中计算了二元喷管的温度场、速度场、压力场和组分浓度场的分布,采用自主开发的红外软件NUAA-IRSE,用反向蒙特卡罗法计算各喷管的红外辐射特征;并与基准轴对称喷管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二元喷管及对其尾缘修形后,遮挡了部分排气系统内部的高温部件,强化了尾喷流的掺混,在大部分探测方向上抑制了排气系统的红外特征;在喷管推力系数下降小于2%前提下,尾喷流红外最大降低36%,高温壁面红外最大降低28%。  相似文献   
417.
针对空冷机组在夏季高温天气不能满发的问题,采用喷雾增湿以降低入口空气的干球温度,选用波纹板式增湿型空冷器进行喷嘴布置方式、降温特性、空气侧与热水侧阻力、传热特性实验研究.对TF6喷嘴不同布置方式对空气降温效果与热水降温效果影响进行比较,选定了较优的500mm×500mm布置方式进行实验,并得到了此布置方式下TF6喷嘴喷雾波纹板式空冷器阻力降关联式和换热系数关联式.通过对喷嘴喷雾降温特性的研究,拟合得到接触系数与空气质量流速和水汽比关联式.通过对空气侧换热量精度(±4.949%)的分析,证明本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418.
为适应装车要求,并提高甲醇喷嘴的可靠性,研究设计了第三代甲醇裂解器.通过对裂解器外部形状的改进设计和采用独特的回醇冷却的方式,既满足了装车要求,又解决了甲醇喷嘴高温可靠性问题.同时,为了确保裂解气发动机的性能,在点燃式电控发动机上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第三代甲醇裂解器,发动机的动力性达到了与原机相当的水平;甲醇的当量燃料消耗率较汽油降低14.3%-30.7%;最小的甲醇与汽油的容积替换比为1.43.  相似文献   
419.
滇东一次局地特大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和地闪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雷电定位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FY-2E卫星红外资料对2010年6月25-26日发生在马龙的一次局地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层冷空气和低层暖湿气流在滇中以东地区交汇,形成明显的辐合是本次局地特大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多普勒雷达上表现为2条带状回波合并加强,后部小单体快速东移合并入同一地点,在马龙上空形成明显的"列车效应",中尺度低空急流和逆风区的出现使得抬升辐合运动加强,触发了马龙上空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产生了特大暴雨.卫星云图上,多个MCS合并为中-β尺度对流云团再发展为中-β尺度对流云带,产生强降水的过程始终保持较大面积的低于-60℃的冷中心,冷中心长时间在马龙上空维持.暴雨过程伴随着频繁的地闪活动,地闪密集地出现在单体回波合并后的强回波区域、对应着径向速度≤10 m/s的辐合区和逆风区后部及≥15 km的回波顶高位置,TBB和地闪的峰值超前于强降水1~2 h.  相似文献   
420.
 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对蓝藻在超临界乙醇中的液化进行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料液比等对蓝藻液化转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反应温度270℃,反应时间40 min,蓝藻原料质量与乙醇体积比为1 g/15mL时,其液化转化率可达86.6%.采用模型法对蓝藻在超临界乙醇中液化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动力学计算表明,该液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50.793 kJ/mol,频率因子为3 437.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