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77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231篇
教育与普及   1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57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260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对福建省厦门市和东山县养殖牛蛙“肝肿大病”的病原菌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菌种鉴定、药敏试验等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确认引起牛蛙“肝肿大病”的病原为嗜水产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  相似文献   
52.
桐花煤污病的病原菌和病害发生特点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泽余  周志权 《广西科学》1998,5(4):314-317
1996年至1997年在广西沿海调查红树林植物病害时采集到桐花的煤污病病叶标本,用火棉胶贴片法取桐花叶面上的煤污菌斑显微观察,发现附在桐花叶面上的煤污菌有4种:番荔枝煤炱菌(CapnodiumanonaPat.,其无性阶段为狭籽小箭壳孢(MicroxyphiumleptospermiFischer.)、杜茎山星盾炱(AsterinamaesaePat.)、撒播烟霉(FumagovagansPers.)、盾壳霉(Coniothyriumsp.)。调查发现煤污病只发生在生长于河口内缘的桐花,其他地方的桐花没找到病株;几种煤污菌常常一起着生在一叶斑上;桐花煤污病具有明显的发病中心。  相似文献   
53.
免疫鸡群感染新城疫强毒后排毒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经过2次新城疫(ND)疫苗基础免疫的SPF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在60日龄时分别用F48E8、Texas、Hert33、Lasota等新城疫强毒和弱毒经口腔接种(剂量为0.25mL),12h后采取泄殖腔棉试样品,利用ND强毒快速检测试剂盒进行排毒的动态监测,并在攻毒前期、中期、后期各试验组SPF鸡的HI效价。结果发现试验组鸡群中个体在第3天开始排毒,20d左右排毒结束,其间在6 ̄7d和11  相似文献   
54.
55.
用植物病毒防治剂-TS制剂喷洒感病桑树植株后,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叶片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进行同功酶比较,发现处理株多酚氧化酶的酶带数和对照株相同,均为4条,但酶带位置、强弱有差异;处理株过氧化物酶有4条基本酶带,而对照株有3条酶带,处理株出现一条新酶带。处理株多酚氧化酶活性感病后期比感病初期提高1.6倍,对照株酶活性提高1倍,而过氧化物酶活性感病后期比感病初期提高1.6倍,对照株酶活性提高1  相似文献   
56.
白腐菌降解氯代农药的机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确定了白腐菌在水中的静置培养条件,探讨了在该条件下白腐菌对水中微量氯代农药的生物降解情况及其降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白腐菌在含有ρ为0.02%的葡萄糖、0.03%的酒石酸铵和适量无机盐的培养液中,于35℃,经5~7d的静置培养可获得良好的菌丝,并对氯代农药有最大的降解效率(90%以上).对降解的部分中间产物的GC-MS分析表明,不同类氯代农药有不同的降解过程和机理  相似文献   
57.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以及电镜超薄切片技术对黑胸大蠊浓核病毒感染蜚蠊的病理学作了初步研究.经孚尔根—亮绿染色、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吖啶橙染色,发现蜚蠊中肠柱状上皮、盲囊、马氏管和砂囊组织不被蜚蠊浓核病毒感染外,其它几乎所有蜚蠊组织都被病毒感染,并在细胞核内形成孚尔根反应强阳性,派洛宁和吖啶橙好染的均匀物质团.电镜下发现,感染细胞核明显膨大,核内异染色质浓缩并被推向核的边缘,核仁分离并最后消失.核内病毒粒子从发生基质形成、释放,最后使核膜破裂而进入细胞质中.在少量细胞中可见到大片晶格排列的病毒颗粒.感染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均退化,空泡化  相似文献   
58.
在本地黑腹果蝇中,先后发现了黑条体和展翅两个自发突变新品系,展翅品系了带有致死基因的品系;把黑条体和展翅两个新突变品系与遗传实验常用的残翅和白眼品系杂交,选育出了黑条体残翅、黑条体残翅白眼、黑条体长翅白眼、黑条体展翅等4个新组合品系,这些新品纱的发现、选育和利用,改变了国内遗传学果蝇实验中,果蝇杂交品系长期完全依赖从国外引进的状况,为遗传学教学和科研提供了较邹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59.
本文通过对黑生料球在不同煅烧温度下的残余碳、失重率及游离氧化钙等的测定,对立窑黑生料球的燃烧与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认为黑生料球的燃烧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根据实验中游离钙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有关煅烧理论,肯定了黑生料煅烧的优越性。而实验中机械不完全燃烧现象,说明了“高灰分”对料球燃烧反应的影响,为实际生产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0.
果蝇属于昆虫纲双翅目果蝇,常称黑腹果蝇。果蝇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和饲养简便等特点,因而是遗传实验的良好材料。但如何饲养好果蝇确实是实验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本文介绍了果蝇常年保种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和相关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