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31.
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制备黄芩水提取液和黄芩乙醇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至不同浓度,在不同温度下测定其黏度(η)和导热系数(λ)。考察各浓缩液的黏度和导热系数与浓度(ρ)、温度(T)之间的相关性,得到黄芩水提液和黄芩醇提液的η-ρ、η-T、η-ρ-T、λ-ρ、λ-T、λ-ρ-T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数学模型η=cexp(eT+dρ+fρ2)能较好反映黄芩提取液浓度、温度对其黏度的综合影响,r值均大于0.99;黄芩水提液和醇提液的导热系数值可分别用λ=0.559-0.118ρ-0.003T(r=0.9945)和λ=0.437-0.157ρ-0.002T(r=0.9893)来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2.
柴黄颗粒对LPS诱导的鸡发热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胡、黄芩、葛根等是古方小柴胡汤的加减方。实验通过观察柴黄颗粒(CHKL)0.2g/kg、0.6g/kg、1.0g/kg剂量对80μg/kgLPS诱导鸡发热模型的影响,考察了它们的解热作用和对LPS的耐受作用。结果发现,0.6g/kg、1.0g/kg剂量的CHKL对相同剂量的LPS诱导鸡发热均有显著解热作用;但不同剂量的CHKL在起效时间和作用效果上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33.
为建立网状球囊霉的最佳培养体系,利用盆栽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条件对黄芩根围AM真菌优势种———网状球囊霉(Glomus reticulatum)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宿主植物、基质以及接种量对网状球囊霉繁殖有显著影响,在以黑麦草为宿主、基质为基质Ⅲ、接种量为50/盆时,孢子密度35.3/g,总定殖率83.9%,泡囊与丛枝定殖率分别为64.8%和4.7%,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接种量增加,SDH活性、孢子密度、定殖率、宿主植物黄酮含量显著提高.明确了网状球囊霉的最佳培养体系为:黑麦草为宿主植物,沙、土、草炭、陶粒体积比2∶2∶1∶2为基质,孢子接种量50/盆.此外,对网状球囊霉与宿主植物生长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表明,网状球囊霉孢子密度、总定殖率与地下干质量和黄酮含量、易提取球囊霉素(EEG)、总提取球囊霉素(TEG)正相关,说明AM真菌繁殖直接影响宿主植物生长,并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4.
黄芩苷缓释微囊的制备方法及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制黄芩苷缓释微囊并进行稳定性考察。方法运用复凝聚法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囊材,黄芩苷为囊心物,吐温-80为润湿剂制备微囊。以包封率作为质量判定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工艺。结果得出最优处方是明胶和阿拉伯胶浓度皆为1.33%g/mL,反应温度50℃,pH值3.90,材药比为5:1。按该处方制得的微囊囊型圆整光滑,载药量较高,并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结论复凝聚法可成功制备出包封率较高的黄芩苷微囊,且产品稳定性良好。该法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5.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清心明目上清片中四种成分(栀子苷、连翘苷、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glientTC-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2%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程序依次为.0~10 min 18%B,10~12 min 20%~30%B,12~14 min30%~16%B,14~20 min 16%~28%B,20~30 min 28%~65%B,30~40 min 65%~80%B,流速0.9 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分别为238 nm(栀子苷和连翘苷)、275nm(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结果:栀子苷、连翘苷、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分别在0.031 1~0.622 2μg(r=0.999 6),0.533 3~8.000μg(r=0.999 6),0.080 0~1.600 0μg(r=0.999 5),0.115 6~1.155 6μg(r=0.999 4)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4%、98.3%、97.1%、98.2%.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同时测定清心明目上清片中栀子苷、连翘苷、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6.
黄芩为原料、甲醇为提取剂,采用醇提酸沉法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甲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4个醇提条件对黄芩苷提取率的影响,结合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甲醇浓度为65%,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2.5h,料液比为1∶10,黄芩苷提取率可达到23.03%.该方法提取率高,纯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37.
高纯度黄芩素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由黄芩制备高纯度黄芩素的方法。采用酸沉碱溶法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通过水解黄芩苷制取黄芩素粗品,再经硅胶和聚酰胺柱层析纯化,得高纯黄芩素,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得其纯度为99.35%。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实验条件,并对最佳条件下制备的黄芩素纯品进行了红外吸收光谱(FTIR)、紫外吸收光谱(UV)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结果表明其为目标产物。   相似文献   
138.
黄芩苷在急性深龋盖髓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芩苷用于急性深龋患牙盖髓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2岁152例患者的175个急性深龋息牙,分为两组,治疗组以黄芩苷盖髓,对照组以氢氧化钙盖髓.6个月、1年后分别复查并进行临床评价,观察两组盖髓术后的临床症状、牙髓活力、X线摄片情况.结果:6个月后复查,两组盖髓作用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年后盖髓作用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黄芩苷用于直接盖髓的作用优于氢氧化钙(P<0.05).结论:黄芩苷可作为盖髓剂应用于临床急性深龋治疗.  相似文献   
139.
为寻求黄芩愈伤组织、丛芽诱导的最佳条件,分别以茎尖、茎段、叶片、带节茎段等为实验材料比较不同诱导条件对诱导率的影响;比较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增重量及生长状态.结果表明,诱导率:带节茎段要高于其它外植体;MS+6-BA0.5 mg/L +NAA0.5 mg/L为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愈伤组织增殖最大的培养基组合;MS+6-BA1.0 mg/L +NAA0.5 mg/L为不定芽诱导最合适培养基.  相似文献   
140.
黄芩苷是从中药黄芩中提取得到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清热等多种药理活性,如何提高其得率和纯度一直是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从黄芩中提取、纯化出了高纯度的黄芩苷,产率为5.14%,并通过薄层层析(眦)的方法检验其纯度,核磁共振(13CNMR)的方法鉴定了黄芩苷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