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53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非生物因子诱导马铃薯块茎对立枯丝核菌的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些非生物因子诱导马铃薯块茎抗立枯丝核菌病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温度35 ℃保持4 h;紫外线(λ=230~265 cm)垂直高度为30 cm时,照射15 min;pH 5缓冲溶液20 min;质量分数为0.01%氯化钾120 min;48 h连续黑暗等非生物因子单独处理后,均可显著增强马铃薯块茎对立枯丝核菌侵染的抵抗能力,且能够同时抵抗其他几种供试病原真菌的侵染,使这些非生物因子处理后的马铃薯块茎具有一定的广谱抗病性.  相似文献   
802.
禽流感病毒H5HA基因在马铃薯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编码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HA基因(H5HA)的cDNA片段与CaMV35S启动子融合,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马铃薯.分别用PCR,RT-PCR和Western斑点杂交方法对重组H5HA基因在马铃薯植株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获得的12株转基因植株中,11株为阳性.Western斑点杂交检测表明H5HA重组蛋白已在马铃薯体内表达.这一结果将为利用马铃薯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禽流感口服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03.
在不同施肥量和密度组合处理条件下,以青薯6号为试验材料,分别于初花期、盛花期、终花期和成熟期测定了马铃薯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组合对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前期大于后期。在低施肥量范围内,叶绿素含量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呈递增趋势,当施肥量达到纯N:184 kg/hm2,P2O5:112.13 kg/hm2,K2O:67.5 kg/hm2时,叶绿素含量最高,之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开始下降,但随着密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有不断降低的趋势。氮、磷、钾、密度对初花期马铃薯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的各个因素组合的选优与总叶绿素相同。叶绿素总含量最高为1.85 mg/g,相应的最优肥料密度组合的施肥量和密度分别为纯N:184 kg/hm2,P2O5:112.13 kg/hm2,K2O:67.5 kg/hm2,密度:6万株/公顷。初花期马铃薯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含量、盛花期、终花期的叶绿素总含量与马铃薯块茎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差异,初花期马铃薯叶片叶绿素b含量与马铃薯块茎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差异,并与理论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高。  相似文献   
804.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5):1-1
由14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马铃薯基因组测序协作组”9月23日在北京、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利马等地同时宣布了马铃薯基因组序列框架图的完成。此举将对马铃薯这一重要农作物的遗传改良和育种发挥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05.
冀东地区马铃薯玉米大白菜高效立体复种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冀东地区种植业的经济效益,在马铃薯玉米传统栽培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冀东地区马铃薯玉米大白菜高效立体复种栽培模式试验。马铃薯选用中熟品种,高垄地膜覆盖栽培;玉米选用生育期较短的中熟品种,减少与大白菜的共生期;秋大白菜采用育苗移栽方式,播期提前。该模式中马铃薯产量达37 618.01 kg/hm^2,玉米产量达7 493.83 kg/hm^2,大白菜产量达114 640.63 kg/hm^2,三茬作物总产值62 119元/hm^2,纯效益48 769元/hm^2。比露地马铃薯玉米传统栽培模式纯效益增加37 757元/hm^2,比地膜马铃薯玉米栽培模式纯效益增加26 219元/hm^2,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06.
据文献报道[1-3],分析蛋白氨基酸序列的某些参数,如 Hopp & Woods 亲水性和Welling抗原性,可达到预测蛋白抗原分子表位的目的。本研究借助微机,对马铃薯钙调素分子表位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种钙调素分子存在7个表位,其中至少有3个表位可能严生相应抗体。鉴于钙调素分子一级结构具有高度保守性,以上预测结果对研制各种植物钙调素单克隆抗体均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07.
《河南科技》2009,(9):7-7
审定编号豫审马铃薯2009001 选育单位河南省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中薯3号×秦芋30 特征特性“洛马铃薯8号”为早熟马铃薯品种,生育期66天;株形扩散,生长势强,平均株高57.22厘米,枝叶繁茂:茎绿色,叶深绿,复叶较大,侧小叶3~4对,二次小叶2对,  相似文献   
808.
本文研究了马铃薯淀粉在有机醇溶液中酸变性前后的物化性质。采用无水甲醇、无水乙醇、异丙醇及正丁醇作溶剂,用盐酸对马铃薯淀粉进行改性。结果表明经酸处理的马铃薯淀粉与原淀粉相比,随有机醇介质(从甲醇到正丁醇)碳原子数量的增加,颗粒表面出现的裂隙逐渐明显、冻溶稳定性依次减弱、透光率依次增强、黏度依次减小,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逐渐增加,膨胀度逐渐降低。以上数据表明酸在不同有机醇介质中对淀粉的作用程度不同,从甲醇到丁醇依次增强。  相似文献   
809.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以及后续的大规模基因工程都必将依托于高效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因此植物遗传转化体系越来越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和遗传改良的重要技术基础.农杆菌介导转化法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植物遗传转化方法.本文介绍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  相似文献   
810.
马铃薯是一个粮菜兼用作物,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地域的复杂性,马铃薯近几十年或将来在解决人口饥饿和营养健康方面越来越显得重要。全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很快,在我国、我省特别是我市也不例外,我市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现在),在马铃薯产业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一定程度上我市农民的收入主要依靠种植马铃薯而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