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49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75篇
教育与普及   15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37篇
综合类   216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前后压电石英计方法系统地研究了c 轴硫化镉单晶在高速平面撞击下的相变特性,首次得到了这种材料的冲击Hugoniot 曲线,并观察到与相变机制有关的应力松弛和双波结构现象.与弹塑性波不同的是,这种由于相变引起的双波结构波形的弹性前驱波,在一定压力范围内,其幅值不随传播距离而衰减.实验结果推断出,相变点同时可能又是屈服点,相变与塑性两种机制也许存在某种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2.
本文研究了用共沉淀技术制备的PZT四种菱方相组分的均匀单相多晶体的介电特性和热释电特性。实验发现。菱方—菱方相变点的极化强度的异常变化是材料组成的函数。从组成PZT90/10和PZT94/6多晶体样品上可观察到介电系数、极化强度和热释电系数随温度发生的异常变化。但对于菱方组分PZT60/40和70/30却只能观察到热释电性质的异常变化。该二组分多晶体的相转变温度范围十分宽。文中引进铁电唯象理论描述了F_(R(LT))—F_(R(HT))相变行为。  相似文献   
103.
导热控制相变问题的一种隐焓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变换焓公式、分离潜热源项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导热控制相变问题的一种等体积节点跳跃隐焓解法。其基本特征是固定空间节点而改变时间步长,确保相前沿总是位于一预先给定的计算节点上,从而将潜热源项的变化处理为内热源项的定常变化。此法适用于计算直角、柱、球座标下的一维导热控制相变问题。  相似文献   
104.
报道了用DSC法测量Pr_xLa_(l-x)P_5O_(14)系列晶体比热容的结果,并以比热容结果研究了该系列晶体的铁弹相变和不同组分晶体的相变温度.  相似文献   
105.
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α-FeOOH超微粒,将其在不同温度下于空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并使用x-ray衍射和透射电镜及热重分析仪对样品进行了测试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6.
蔡凤鑫 《科学通报》1994,39(9):793-793
Bi_2Ti_4O_(11)在常压高温及常温高压下的拉曼散射结果表明,它的一些物理特性和相变特征与BiVO_4非常相似.这意味着它也很可能成为非常有用的铁弹材料.因此进一步研究Bi_2Ti_4O_(11)在掺杂情况下的物理特性是很有意义的.我们曾首次报道过Bi_(2-x)Nd_xTi_4O_(11)在常温常压下的拉曼光谱,结果表明随着Nd~(3 )离子浓度的增加,Bi_2Ti_4O_(11)从单斜相转化为Nd_2Ti_4O_(11)正交相过程中经过了两次相的转变.在Bi_(2-x)Sb_xTi_4O_(11)体系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规律.然而这种掺杂体系发生第一次相变的机制至今并不清楚,本文将对这一问题作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7.
金刚石中的分子氢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陈丰 《科学通报》1994,39(15):1403-1403
高压下分子氢的相变是80年代高压物理和高压化学的热门课题.但是,地球深部是否存在分子氢仍是巨大的悬案.对此,本文将提供最近的研究成果.继发现含钾、钠和铜等氯化物金刚石包体之后,作者在辽宁金刚石中发现了分子氢的拉曼谱峰.该金刚石无色、菱形十二面体.吸收光谱测定吸收限为300nm,属Ia型金刚石.  相似文献   
108.
在生产条件下研究了马氏体磨球的生产工艺和性能。通过淬火和低温回火处理获得了马氏体基体组织,冲击值达5~7J/cm2,硬度为HRc53~58,含磷量可以放宽到0.14%。马氏体球、墨铸铁磨球的生产成本与中锰球墨铸铁磨球相当,但机械性能明显地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9.
首先依据规则溶体模型,在利用相图及热力学数据的基础上,推导出Cu-Al合金系中各组元的晶格稳定参数和的数学表达式;其次运用统计物理模型处理了Cu-Al合金系中有关马氏体相变的体心立方及面心立方结构的有序相变,分别求得β→β′和α→α′的内能变化△U ̄(β→β′)△U ̄(α→α′);最后根据相变中该合金系自由能变化式从理论上计算得马氏体相变温度,且计算曲线与实测曲线良好吻合。  相似文献   
110.
利用电阻-温度曲线测量、金相观察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Cu-Zn-Al合金热弹性马氏体稳定化的机理,认为Cu-Zn-Al合金热弹性马氏体稳定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原子组态由有序向无序、马氏体结构由M18R向晶格常数的N9R转变过程,这一过程是由马氏体国有的分解趋势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