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以插入AOX1启动子调控S-腺苷甲硫氨酸(SAM)合成酶/VHb表达单元的重组毕赤酵母为对象,研究了甲醇浓度及vgb表达对茵体生长、SAM产量及SAM合成酶活力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vgb表达对胞内ATP含量及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浓度(?(CH3OH))由0.008提高至0.016后,可提高菌体浓度、SAM产量及单位菌体SAM含量;当?(CH3OH)=0.024时,SAM产量及单位菌体SAM含量与?(CH3OH)=0.016时相当,而菌体浓度稍低于?(CH3OH)=0.016时,高于?(CH3OH)=0.008时的菌体浓度.提高甲醇浓度导致SAM合成酶活力降低,细胞死亡率增加,说明在所考察的重组菌中SAM合成酶的活性并不是SAM合成的限制因素.在上述3种甲醇浓度时,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Hb表达都改善了细胞活性,并在较高甲醇浓度(0.016和0.024)时提高了胞内ATP含量.  相似文献   
92.
蚯蚓无土养殖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次报道用荞麦皮做基料进行蚯蚓无土养殖的技术和方法.使用该技术养殖的蚯蚓的含砷量符合食用标准,无污染,可直接供人食用和药用.  相似文献   
93.
北京城市园林中赤子爱胜蚓体内有机氯农药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北京具有代表性的23个公园及生活小区作为采样区,研究各采样区中赤子爱胜蚓体内持久性有机氯农药滴滴涕(DDTs)和六六六(HCHs)的含量和来源.结果表明,赤子爱胜蚓体中的DDTs和HCHs总浓度分别为18.97-11 129.75 μg·kg-1和0.65-44.78μg·kg-1.赤子爱胜蚓体内存在较高浓度DDTs暗示其可能对公园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有潜在危害.根据DDTs各异构体含量特征比(P,P'-DDE/p,p'-DDT平均值:5.07;o,p'-DDT/p,p'-DDT平均值:0.76).可以推断出部分园林环境中很可能有新的污染源存在.  相似文献   
94.
酸蚀蚓孔发育扩展规律除了与注入条件、酸液类型、温度和岩石类型有关外,还与孔隙度大小和孔隙空间分布规律有关。本文研究了普光气田岩心孔隙空间分布规律对蚓孔扩展的影响。采用CT扫描岩心得到孔隙度的三维分布,分析孔隙空间分布规律,然后进行岩心酸化流动实验,得到蚓孔突破岩心需要的酸液孔隙体积倍数,实验完毕后再用CT扫描蚓孔形状。通过对比实验前的孔隙度分布和酸化后的蚓孔形状、分析岩心孔隙度和蚓孔突破岩心需要的酸液孔隙体积倍数间的关系,得到孔隙空间分布规律对蚓孔发育扩展的影响。研究发现,蚓孔趋于沿大孔道分布的地方扩展,蚓孔突破岩心需要的酸液孔隙体积倍数随孔隙度增加而降低,对于普光气田I和II类岩心,突破孔隙体积倍数高的约4,低的约0.4,大多在1左右,较致密的III类岩心在实验压差下没形成蚓孔。  相似文献   
95.
地产赤子爱胜蚓 ( Eiseniafoelide)与已被证实有确切溶栓药效的参环毛蚓 ( Pheretima aspergillum )为同科动物 ,但其溶栓作用未见报道 .本文对参环毛蚓、鲜赤子爱胜蚓及鲜赤子爱胜蚓的不同部位溶栓作用进行了比较 ,证实地产鲜赤子爱胜蚓的溶栓作用优于参环毛蚓 ,并筛选出地产鲜赤子爱胜蚓最佳药用部位  相似文献   
96.
本实验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分析细胞中DNA的损伤情况,实验使用受试生物为土壤毒理学常用的模式生物赤子爱胜蚯蚓.从SCGE技术的实验方法开始,摸索SCGE的实验步骤,分别从体腔细胞的提取、铺胶、裂解、染色四个方面优化实验.探究了阴阳性的对照组,观察到阳性对照组出现条带状的DNA片段,而阴性对照组只观察到团状DNA,说明本实验的实验方法摸索成功.与此同时,将经过零价纳米铁染毒的赤子爱胜蚯蚓体腔细胞作为平行样品,进一步分析零价纳米铁(n ZVI)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实验结果发现,在该实验条件设置下,纳米铁的急性毒性效应并不强烈,无法观察到DNA损伤.这一结论为纳米铁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提供可行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97.
在碳酸盐岩基质酸化过程中,一个主要特征是形成蚓孔。欧几里得空间认为蚓孔是无序的、杂乱无章的,采用经典数学的方法进行模拟难度极大。为了能够对酸蚓孔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优化酸液用量、施工排量,以期获得最优酸化效果,需要建立蚓孔计算模型。由于蚓孔的整体与局部具有相似性以及标度不变性,因此利用分数维描述蚓孔,引入“数盒子”计算法对蚓孔的Hausdroff分形维数进行研究,推导了碳酸盐岩基质酸化蚓孔有效作用距离的分形模型。进行了影响参数敏感性分析及现场酸化实例计算,结果表明酸化后表皮系数与计算结果较为一致。对酸化优化设计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
蚓粪配比对墨西哥玉米生长及重金属积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蚓粪配比对墨西哥玉米生长及Cu、Zn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墨西哥玉米的茎叶及根系生长分别在蚓粪体积配比为50%和75%时相对最优;蚓粪体积配比为50%或75%时有利于墨西哥玉米茎叶Cu含量的提高,而对茎叶Zn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其根系Cu、Zn含量均随蚓粪比例提高而上升;当蚓粪体积配比为50%时,墨西哥玉米茎叶对Cu、Zn的积累量均较高,而当蚓粪体积配比为75%时则更利于墨西哥玉米根系对Cu、Zn的积累.因此,50%蚓粪体积配比相对利于墨西哥玉米修复蚓粪中的Cu、Zn复合污染.  相似文献   
99.
线蚓为世界性分布的小型寡毛类,是环带动物中包含物种较多的一个科,目前全球已记录的线蚓约32属700余种.该科动物一般生活在土壤的表层,广泛分布于陆地生态系统中,是土壤生态系统中无脊椎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沼泽地、北方针叶林、苔原带.它们以微生物和腐殖质碎屑为食,对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养分矿化等生态过程起到重要调节作用.文中详细介绍了目前国际上以及中国陆栖线蚓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历史和现状,指出线蚓分类学研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研究滞后、研究区域不平衡、以形态分类为主,系统发育研究不透彻等;在线蚓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方面,指出线蚓群落分布的影响因素是多样的,线蚓对干燥敏感,其分布主要取决于土壤含水量;同时,对线蚓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进行概述,指出线蚓是评估土壤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理想指示类群,也是评价全球气候变化的理想生物.最后分析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讨了未来的一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0.
以威廉环毛蚓为实验材料,对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显微、亚显微结构及其对体表水交换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通过大量的实验,说明在威廉环毛蚓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即A、B和C三种细胞.A细胞数量最多,位于脑神经节、咽下神经节和腹神经索中.B细胞主要位于咽下神经节.C细胞主要位于咽下神经节和腹神经索中.神经内分泌活动与季节有关,A细胞和C细胞的分泌活动随季节变化而不同,B细胞的内分泌活动受季节的影响不大.蚯蚓体表的水交换受神经内分泌调控,这种因子仅存在于脑神经节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