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4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26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29篇
教育与普及   28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40篇
综合类   364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利用野外地质资料和室内分析资料,从成因类型和形成机理方面对盘车沟寒武系剖面中硅质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镘头组下部的硅质层是同生期生物化学作用成因的,形成于潮下低能浅水环境;中、下寒武统与泥质共生的硅质层是成岩期呈分散状的硅质沉积物溶解、聚集、交代成因的。在硅质形成过程中,粘土矿物对SiO2胶体质点起着吸附和提供部分氧化硅的作用。张夏组顶部硅质层是经过白云岩化作用之后交代成因的。  相似文献   
92.
从岩心观察入手,综合运用地质、测井曲线及测井资料数字处理成果,详细研究了飞雁滩油气田明下三段的沉积微相类型及其平面展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飞雁滩油气田明下三段属曲流河沉积,可细分为河道、河道边缘、废弃河道和洪泛平原四个亚相。其中.主要发育废弃河道和洪泛平原两个亚相。这两个亚相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废弃河道、废弃河道边缘、河漫滩地和河漫洼地四个微相,由构造特征及少量的试气资料分析发现,天然气主要分布于废弃河道微相中,其次是废弃河道边缘微相和河漫滩地微相,河道边缘亚相是较有利的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93.
牛屠油田东营组马圈子油层为牛居油田主要油层。该油层沉积相环境为一套河湖交互相.陆上辫状河沉积砂体可划分为河道底部沉积单无和河道充填砂坝沉积单元;水下辫状河道粒度变细,河道砂坝发育较差,并向曲流河道转变.除水下河道砂体外,还发育与河道伴生的砂坝和砂席.这些砂体形成了重要的层状构造油藏.  相似文献   
94.
】分析了河北省海岛的现代沉积和动力地貌特征以及动力地貌成因。  相似文献   
95.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NaH2PO2对锌镍合金电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加入了NaH2PO2后,可以使合金电沉积时的阴极极化增大,并且出现成核生长的电流环,与Zn-Ni合金,Zn镀层相比,所获得的锌镍磷合金镀层的阳极溶解峰电位正移,因而可以预计Zn-Ni-P合金耐蚀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6.
沉积盆地地下古水动力场恢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首先对地下水动力场进行了数学描述,以流体势分布度量不动力场,建立了地层埋藏史与流体压力孕育史恢复的数学模型,以此可作为恢复古水动力的重要依据。;最后提出了模型实现中的一些建议,系统阐述了古水动力场恢复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97.
纯铁表面沉积Ti和Al膜的同时,用N^+离子束注入增强沉积,成功地形成了性能优越的表面改性层。与ZrO2陶瓷球对磨结果表明,经Al+N^+AK I+n^+离子束增强沉积后,纯铁的表面显微硬度及磨损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磨痕形貌和元素分布观察结果表明:离子束增强沉积处理前后,磨损的机理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98.
电沉积法修复钢筋混凝土裂缝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电化学角度对电沉积方法修复混凝土裂缝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的试验研究,证实了在裂缝尖端有电流密度集中现象,通过调节外加电压统计分析发现,裂缝端的电流密度比临近无损伤区域高出了数百倍;试验测定了电沉积过程中受损水泥基试块的质量增加量、裂缝愈合率等参数,并研究了水灰比和不同电解质溶液对混凝土电沉积修复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有机添加剂对电沉积Ni-Fe纳米合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糖精、香豆素、十二烷基硫酸钠、柠檬酸钠、抗坏血酸(维生素C)、氨基乙酸(甘氨酸)6种有机添加剂对电沉积Ni—Fe纳米合金的综合影响。通过对所制合金中镍、铁含量,耐腐蚀性和结合力的测定,经扫描电镜对合金表面微观形貌表征证实,所获得的合金镀层为颗粒细致、尺寸均匀、表面平整、光亮、致密,热力学性质稳定,具有硬度大、耐腐蚀性能优良的Ni-Fe纳米合金。  相似文献   
100.
对穿过埕岛地区中生代和新生代主要断层的地震测线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分析,以了解该地区断层的发育演化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埕岛地区中生代以埕北断层、埕北20断层、埕北30北断层及其派生断层活动为主,主断层的发育演化普遍经历了由逆到正的构造负反转过程;新生代主断层中埕北20断层停止活动,其余两条断层均继承性活动,并开始发育以走滑性质为主的埕北30南断层以及其他次级北东向正断层.断层活动是埕岛地区中、新生代地层沉积的主要控制因素.埕岛地区中、新生代断层发育演化特征与济阳坳陷其他构造单元相似,但其平面组合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与距离郯庐断裂带较近,受到更强烈的走滑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