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经典文化源远流长,古典诗词则是我国经典文化的载体,也是我们民族传承历史精髓的精美文本。《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和“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通过诵读经典的诗文,切实拓宽学生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启学生的心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92.
坤晓 《青年科学》2009,(5):40-40
倒句诗 踏青时节,春光明媚。有个叫莫仑的书生登山游玩,不觉来到一座寺院。这寺院结构精致巧妙,布局别具匠心。竹林深深,柳暗花明,宁静优美,令人心旷神怡!书生身临此境,不禁吟诵起唐人李涉的名作来:  相似文献   
93.
程梅 《山西科技》2007,(4):74-74,79
诗词鉴赏虽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掌握规律,讲究方法,有针对性有目标地进行一些强化训练,是可以轻松应考的。  相似文献   
94.
意象是构成中国古代诗词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它不仅是中国古代诗人寄托感情的载体,更是我国深厚的文化传统的体现。要正确翻译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就必须深入到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去。  相似文献   
95.
修辞格是作家在创作时经常遣用的手段,它能使语言生动形象,发挥更大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尤其是在诗歌中。由此兼及翻译实践,译者在翻译中也应该成功地传达原作中的修辞格。笔者以毛泽东诗词为例,比较了其五个译本,探讨了其中修辞格的翻译。  相似文献   
96.
反映时事、抒发忠愤,书写宦情,写景题咏是南宋状元吴潜诗词创作题材的主要内容,其诗词创作的艺术价值在于:词体风格激昂沉雄、凄劲隽永,诗歌语言浅白有味、雅俗相宜.  相似文献   
97.
诗词是表达诗人所感所思的有效手段。汉诗英译时,除音韵节奏、风格神韵、意境形象之外,译者还要注意对原作情感内涵的准确把握和恰当移植。无论选词、造句、谋篇都应该考虑到对原文情感信息的传递,这样才能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有同样的感受,达到忠实于原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
驴从先秦时期渐渐传入中原,以魏晋时期"驴鸣"为转折点,作为外来动物的驴经历了一个由单一的马的陪衬,到独立的富含多种象征意义的完整意象的变化过程,最终成为文人笔下的"常客"。宋代文人主观上有意识地将前人骑驴形象进行归纳,使驴形象在宋代达到了空前繁荣。驴在宋代诗词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代步工具、运输工具以及农事劳动工具,而其形象内涵概括起来则主要有作为身份象征、作为诗思诗兴、作为宗教意象等。通过了解这些象征意义,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个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驴和文人的关系,了解宋代文人和宋代社会。  相似文献   
99.
《岁月留痕》是丁鑫发先生即将付印出版的一本古典诗词集。四百多篇诗词作品,叙写了作者入伍始至今达55年之久的喜怒哀乐,记录了起伏不凡的人生际遇。赏读《岁月留痕》,探寻作者的人生轨迹,品味作者的心路历程,给人情感方面以巨大震撼,深刻感受到寓于其中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00.
从文学角度解读文史大作<柳如是别传>,认为其众体兼备,亦文亦史,深刻体现了传记文学的"实录"精神.同时,作者既采用了"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等传统释诗方法,又深入人物内部世界进行心理分析,研究了与柳如是相关的诗人词客,特别是对柳如是诗词创作阶段与特点的梳理分析,为后人继续开展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