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2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116篇
系统科学   25篇
丛书文集   322篇
教育与普及   194篇
理论与方法论   58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549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464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376篇
  2001年   312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在全球流行的地方病。本文介绍了其概念、研究史和研究现状,探讨了地氟病的病理学特征及病区的成因,并初步分析了地氟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在我国的地理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脱氢乙酸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3.
24.
分光光度法测定脯氨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脯氨酸与四氯对苯醌的荷移反应 .实验指出 ,在硼砂缓冲溶液中 ,脯氨酸与四氯对苯醌于 30℃的水浴中恒温 1 2 0 min,可形成 1∶ 1的稳定络合物 ,其λmax=35 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ε=1 .5 0× 1 0 5L·mol- 1 ·cm- 1 ,在 60 ng·m L- 1 ~ 40 0 ng·m L- 1 的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用本方法测定药物制剂的含量与文献方法一致 ,回收率在 99.65 %~ 1 0 0 .7%范围内 ,相对标准偏差在 1 .4%以内 .  相似文献   
25.
墙体裂缝是住宅工程中存在较普遍的质量问题,墙体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建筑物的裂缝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质量标准。如何防治墙体裂缝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对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6.
厦门—金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HCHs,DDTs和PCBs的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5年10月对厦门-金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有机氯农药(HCHs和DDTs)及多氯联苯(PCBs)的含量与分布进行调查研究,HCHs,DDTs和PCB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3~0.48mg/g,2.97~9.16ng/g和0.02~0.11ng/g对其分布形式,残留水平以及组成等进行了评价与探讨,结果表明,厦门-金门海域基本上未受到HCHs和PCBs的污染,只受到DDT的轻度污染,但是,DDT  相似文献   
27.
三氟甲基磺酸三甲基硅烷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8.
在NaOH底液中,β-环糊精能在示波图上产生灵敏切口,且该切口深度随β-环糊精-芦丁包结物的形成而减小.利用β-环糊精及其与芦丁形成包结物的示波特性建立了二次微分简易示波伏安法测定中药槐角中的芦丁含量的新方法.测定芦丁的线性范围为5.0×10-7~6.5×10-6mol/L,回归方程为h(V)=6.61-0.95×105c,相关系数r=-0.998,检出限为3.0×10-7mol/L.对于3.500×10-8mol/L芦丁5次测定结果的RSD为2.8%,回收率为99.7%.与其他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装置简单便宜、方法直观易行、样品不需要特殊处理等特点.此外,利用随客体分子的加入β-环糊精示波图的变化,可快速、直观的判断出主、客体间是否发生了包结反应,从而拓展了用电化学方法研究超分子包结物的范围.  相似文献   
29.
苦丁茶与常用茶中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苦丁茶又称苦丁、苦簦、皋卢等 ,是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常饮的代用茶 .几千年民间饮用和现代医学验证苦丁茶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活血脉、降血脂、降胆固醇等功效 .近 10年来 ,科技人员对苦丁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确定其中含有化学成分达 2 0 0多种[1] ,一部分与普通茶叶相同 ,如咖啡碱、多酚类、儿茶素、氨基酸等 ,但含量比普通茶叶低[2 ] ,此外 ,苦丁茶还含有熊果酸 (Ursolic acid)、β 香树脂醇 (β Amyrin)、蛇麻脂醇 (Lupeol)、熊果醇 (Uvaol)和 β 谷甾醇 (β Sisterol)等 .但…  相似文献   
30.
抗消化淀粉体外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外模拟方法,研究了胃蛋白酶处理条件、α-淀粉酶消化条件等对抗消化淀粉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胃蛋白酶在30℃条件下对淀粉样品处理70min,可有效除去淀粉中的蛋白质组分,当淀粉酶处于最高活性条件下,pH值为6.3~7,作用时间为20min,可以模拟体内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过程,基本上除去了可消化淀粉部分,剩余部分即为抗消化淀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