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9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62篇
教育与普及   66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11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正>在1980年代,当时的移动电话看上去就像是一块砖头。然而,当锂离子电池发明出来后,移动电话就变得小巧多了,小到可轻易放进口袋里。现在,一种利用空气为电器供电的新颖设计,将使电源变得更小巧轻盈。其工作原理为:锂离子电池有两个置于导电溶液(电解质)中的  相似文献   
62.
传统能源的枯竭,全球气候异常,发展新能源车已成为各国政府看好的"重头戏"。2020年欧洲能源目标中,新能源在欧洲交通系统中占比达10%。我国对电动汽  相似文献   
63.
采用喷雾干燥方法合成了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1.5Ni0.5O4,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室温条件下,在3.20~4.95V的充放电电压范围,LiMn1.5Ni0.5O4的首次可逆容量为132mAh/g,并显示出良好的循环性能,在3.20~4.50V和4.50—4.95V两个电压区间内,首次可逆容量分别为25和100mAh/g。而在高温下,该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64.
A tin oxide and carbon composite (Sn6O4(OH)4/AG) with a Sn content of 0.15-0.30 was prepared by chemical deposition at normal pressures and temperatures. The structures of the artificial graphite (AG), the Sn6O4(OH)4, and the Sn6O4(OH)4JAG were analyz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The electrochemical lithia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measuring the galvanostatic charge and discharge ratio. The electrochemical capacities of the three materials during the first discharge were 310 mAh/g (AG), 616 mAh/g (Sn6O4(OH)4/AG), and 1090 mAh/g (Sn6O4(oa)4). The discharge capacity of the Sn6O4(OH)4/AG was larger than the simple sum of the capacities provided by AG and Sn6O4(OH)4 with the same content. The cyclic performance of Sn6O4(OH)4/AG was also better than that of Sn6O4(OH)4 for voltages of 0 to 3 V. The results imply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n and C in Sn6O4(OH)4/AG is very strong and effectively inhibits the volume expansion of the Sn.  相似文献   
65.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2.5Cu0.5N的Li脱嵌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基于平面波展开的第一原理赝势法,计算了锂离子电池非碳基负极材料Li2.5Cu0.5N在各种脱锂量下的Li脱嵌形成能以及相应的体积变化,讨论了脱锂前后材料的电荷密度,电子状态密度等电子性质.计算表明,Li2.5Cu0.5N晶体中LiN层的锂的脱出能要比LiCu层的锂小得多,即LiN层中的锂更容易脱嵌.结果还表明,各种脱锂量的Li脱嵌能大致在-2.72~-4.08 eV/Li之间.当脱锂量小于30%,材料的体积变化较小,随着脱锂量的增大,材料的体积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66.
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的共沉淀合成和Mn2+掺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氢氧化锂、硫酸亚铁铵和磷酸氢二铵为原料,利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LiFePO4正极材料和掺杂Mn2 的LiFePO4改性正极材料,并对其进行XRD、SEM分析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得出,利用液相共沉淀法掺杂Mn2 的正极材料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32.9 mAhg-1,且循环10次后,容量仍有124.5 mAhg-1,容量衰减率仅为6.32%。表明少量Mn2 的掺杂没有改变LiFe-PO4的晶体结构,且使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7.
采用低温离子交换反应法在空气气氛下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酸锂。系统研究了低温离子交换法制备镍酸锂的工艺条件,如合成温度、反应时间、原料摩尔比和不同原料等对合成镍酸锂晶体的影响。用XRD和SEM等测试手段,对镍酸锂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充放电实验测试,研究了镍酸锂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镍酸锂具有高达142 mAh/g的首次放电容量和良好的循环寿命。  相似文献   
68.
化学法测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高含量成分镍进行了测定,探讨了在大量干扰元素锰、钴存在下的测定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标准偏差小于0.054,变异系数小于0.20%,回收率在99.63%~100.5%之间.  相似文献   
69.
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是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既具有锂离子电池的优点又具有易于薄型化和改变形状的特点,符合便携式电器小型化趋势的要求,已成为电池研究开发的又一热点,本从贝尔塑料锂离子电池出发,着重综述了凝胶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应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0.
锂离子电池非碳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殷金玲  陈猛  李胜军 《应用科技》2002,29(10):52-55
分别对锡基负极材料、钛的复合氧化物,过渡金属氮化物及其它锂离子电池非碳负极材料的研究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指出负极材料的研究与开发重点将朝着高比容量,高充放电效率,高循环性能以及低成本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