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道路路基回填主要存在超厚回填,倾斜碾压,大粒径回填、有机质回填、带水回填、冻土回填、不分层分段回填等,现对以上回填存在的质量通病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2.
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路面反射裂缝比较突出的问题,对扬州地区的典型加铺路面(328国道海宁线仪征段133K~146K和158K~163K)进行深入的调查,得出反射裂缝主要取决于接缝处治不合理和层间粘结强度不足。本文通过大量的应力吸收试验,对9种粘层沥青类型、"两油一料"的应力吸收层结构以及不同级配的应力吸收层集料的进行剪切和拉拔试验,确定了最佳的粘层沥青类型和撒布油量以及应力吸收层集料的级配类型。结果表明:壳牌沥青其作为粘结层抗剪切和抗拉拔强度最大;"两油一料"撒布时,最佳沥青撒布油量为:第一层1.0kg/m2,第三层0.5kg/m2;集料选择单一粒径粘结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3.
张佳晔 《科技资讯》2011,(13):98-99
为确定8%电石灰改良盐渍土路基施工技术参数,开展了现场铺筑试验研究.压实机械分别为16T和18T振动压路机,试验的碾压方式分别为从弱振到强振和从强振到弱振两种,试验松铺厚度分别为15cm.20cm、25cm、30cm、35cm、40cm、45cm.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碾压方式为从弱振到强振,最佳碾压遍数为6遍,最后1遍为静压,16T压路机的最佳松铺厚度为30cm,18T压路机的最佳松铺厚度为35cm.  相似文献   
64.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冲击压实技术改建后的白加黑路面的受力机制,讨论加铺的水泥稳定基层和沥青砼面层的厚度分别对改建路面的受力性能和使用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冲击压实改建路面在轮载作用下加铺层与破裂水泥砼板块间会出现脱空,是此种路面结构所特有的工作模式;在交通荷载下,加铺的沥青砼底面较容易产生横向疲劳裂缝,从而在沥青砼面层中形成由下而上的反射裂缝,而受轮载直接作用的沥青砼表面并不容易损坏;面层所受的应力极值随加铺层厚度的增加呈线性减小;增加加铺层厚度能够明显减少由交通荷载引起的路面开裂,并且增加水稳层厚度比增加面层厚度更为经济有效;但增加加铺层厚度对改善沥青砼面层抗车辙能力的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65.
沥青加铺层温度应力研究(Ⅰ):力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比较了3维有限元模型、平面有限元模型和弹性地基上双层叠合梁模型在分析旧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温度应力的适用性,指出加铺层路面结构变形视二垂直方向变形之叠加是可行的.由于旧混凝土路面接缝造成的结构间断,加铺层层底应力集中现象明显,收敛较其截面内力(弯矩和轴向力)困难,加铺层受力状况宜用其截面内力表征.调整双层梁的水平剪切变形和竖向拉压变形效应系数,弹性地基上双层叠合梁模型的加铺层截面内力计算结果与2维平面模型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6.
通过沥青加铺层厚度及其结构构造的设计,采用处理原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加铺玻纤格栅、加设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铺设沥青混凝土面层等工艺措施,改善旧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67.
王保 《科技资讯》2009,(30):35-35
本文通过分析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总结和讨论目前相关设计方法与防治措施,为考虑反射裂缝的旧水泥混凝土路而上加铺沥青而层的设计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介绍一种C505CA单片机与AT机通键盘的新的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既能接收AT机键盘的接通码,也能接收断开码,又不占用单片机的串行口。  相似文献   
69.
按照设计材料的概念和现代材料设计方法设计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材料FAC.整个材料设计过程包括:力学环境和使用条件的评价、材料设计原则的确定、材料设计的实施、材料性能的评价.在分析和验证过程中引入了离散单元方法并开发出了沥青混合料虚拟试验过程.通过多个实体工程的实际使用和三年使用效果观测,发现材料的各项指标和工程性能是令人满意的,从而证明了这一材料设计方法和过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0.
以大型飞机复合材料机翼为对象进行气动弹性综合优化设计研究,以机翼蒙皮壁板及相关构件复合材料铺层厚度为设计变量,在满足多种气动弹性与强度/应变约束下对结构重量进行最小化设计,并分析了优化中三种强度/应变约束和蒙皮铺层比例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组合约束下优化后的复合材料机翼较金属机翼减重效果显著,综合考虑应变与失效准则约束能在兼顾减重效果的同时提高机翼整体刚度水平;铺层比例优化结果表明机翼内段与中段较高的0°铺层比例和外段较高的±45°铺层比例分布能使刚度分布更加高效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