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5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40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07篇
教育与普及   2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现状及发展   25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317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7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溶液中,铁卟啉Fe(Ⅲ)TPPCl容易与H2O反应转化为μ—O二聚体[TPPFe(Ⅲ)]2O,Fe(Ⅲ)TPPCl是非荧光物质,而μ—[TPPFe(Ⅲ)]2O是荧光物质,可通过稳态荧光光谱监测μ—[TPPFe(Ⅲ)]2O的生成。  相似文献   
92.
海洋胶体中的氮、磷和铁对微藻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海洋微藻(海水小球藻、亚心形扁藻和球等鞭金藻)为对象,利用错流超滤技术提取海洋胶体,分别以胶体为唯一的氮、磷和铁源,研究胶体及其有机碳(COC)浓度对微藻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胶体为唯一氮源的体系,小球藻和金藻的脂肪酸与COC浓度之间无相关关系;低COC浓度下脂肪酸组分和含量多于高COC浓度下脂肪酸组分和含量.以胶体为唯一磷源的体系,3种微藻的脂肪酸各组分含量与COC浓度呈线性正相关;ccoc=0时脂肪酸组分最多,ccoc=238.4μmol/L时脂肪酸含量最高.以胶体为唯一铁源的体系,在COC浓度范围内(0~238.4μmol/L),各微藻脂肪酸含量与COC浓度呈线性正相关;ccoc=119.2~238.4μmol/L时,脂肪酸组分最多,含量最高.以胶体为唯一氮源体系培养的3种微藻的总不饱合脂肪酸含量最高,以胶体为唯一铁源体系培养的含量最小.  相似文献   
93.
纳米Fe含量对Fe/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有效防止家用电器的杂散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设计并制备了纳米Fe颗粒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本文介绍了该复合材料的设计原理,纳米Fe粉的粒径分布和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并对其微波吸收行为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纳米Fe颗粒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波功效,吸波规律与Fe粉添加量有关系,随Fe粉含量增加,吸波效率增大,但到达一个峰值时又回落,中间有一最佳值。需进一步研究其它吸波介质和复合介质的电磁匹配参数。  相似文献   
94.
强化混凝去除水中天然有机物(NOM)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强化混凝去除水中天然有机物(NOM)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综述了几种基于活性炭吸附、高锰酸盐氧化、臭氧氧化的强化混凝工艺去除NOM的特点和效果.  相似文献   
95.
以FeCl3,NiSO4和NaOH制备铁酸镍纳米粒子,探讨了NaOH溶液浓度、pH值、老化时间、老化温度对粒子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化学分析法(EDTA滴定法)对粒子的结构进行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所得纳米粒子具有尖晶石结构,有磁性,粒子平均直径约为10nm,形状接近球形。  相似文献   
96.
微电解处理对染料废水脱色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微电解法处理染料废水进行了脱色实验。对停留时间、pH、铁碳比、染料废水初始色度、活性炭表面处理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用微电解法处理色度为800的染料废水,色度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7.
测定微量铁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波长、显色剂用量、溶液酸度、显色温度和显色时间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条件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以铬天青S作显色剂的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简单适用,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相似文献   
98.
对1株螺旋状专性化能自养铁氧化细菌ML-04的16S rDNA基因PCR扩增产物进行了序列分析,并以16Sr DNA序列同源性为基础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ML-04菌株与氧化亚铁钩端螺旋菌(Leptospirillum ferrooxidans)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而与嗜铁钩端螺旋菌(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的相似度达99.7%以上,属于同一类群.  相似文献   
99.
应用流动注射分析(FLA)-吸光光度法技术对含有Fe(Ⅱ)和Ni(Ⅱ)的体系进行检测,用人工神经网络对检测结果进行处理,不经分离同时测定了混合体系中的Fe(Ⅱ)和Ni(Ⅱ),铁和镍分别在0.10-7.5μg/L呈线性。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0.
固相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相分光光度法集分离、富集、显色、测定于一体,简化了分析手续,而且灵敏度和选择性均高于液相分光光度法.综述了固相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铁的进展状况,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