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47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71.
钢纤维混凝土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以其良好的抗裂性、弯曲韧性和抗冲击性能,正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工程建设领域。本文通过介绍钢纤维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为这一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建筑结构工程中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72.
介绍了300T混铁炉的材质用高铝砖代替镁碳砖,并通过砌筑、喷补、打结、过程控制等工艺的改进,使混铁炉的寿命延长的技术.  相似文献   
473.
巷道支护结构稳定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结合巷道混凝土破坏特征和混凝土材料复合增强原理,提出喷射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作为支护材料。以朱集矿-965水平轨道大巷为工况,采用ANSYS数值软件对巷道锚杆-喷射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数值分析。考虑围岩作用下锚杆与喷射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支护体系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弹塑性D-P本构模型进行计算,得出围岩-支护结构体系下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塑性区以及支护内力的分布规律。通过荷载步设置探讨巷道开挖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找出巷道支护结构的"危险点"和围岩的应力集中区。提出喷射补偿收缩钢纤维混凝土的支护措施。通过工业性试验验证了该支护结构体系能够有效地改善和提高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74.
钢纤维高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了影响钢纤维高强砼力学性能的各种因素。通过对不同特征参数 (VfLf/df)的钢纤维 ,不同水灰比 (W/C)及改变砂率 (βs)等 10 0多组钢纤维高强砼试件的试验研究 ,探讨了钢纤维高强砼配合比设计参数的影响规律、计算理论与方法 ;建立了诸设计参数的数学模型。通过大量试验 ,提出了以抗压强度为指标计算水灰比 ,以抗折强度为指标计算纤维体积率 ,同时以抗折、抗压两个指标进行钢纤维高强砼配合比设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75.
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钢纤维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已经多有应用,而在收费站水泥路面中的应用并不多见。对不同掺量、龄期的钢纤维混凝土的强度试验,得到了其抗压和抗折强度随掺量和龄期的增加而增长的规律,确定了最佳钢纤维掺量和施工配合比,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76.
为确保核废料贮存的长期耐久性,参照国际材料与结构联合会标准(RILEM),分别在常温和受热150℃后,对混杂纤维混凝土和素高强混凝土进行三点弯曲试验.结果表明:1)受热前,纤维混凝土的断裂能为素高强混凝土SP-13的6.3~12.0倍;受热后,为其12.0~16.7倍;2)大尺寸钢纤维A和C对混凝土能量吸收方面的作用优于小尺寸钢纤维B和聚丙烯纤维;钢纤维C(剪切压痕型)对混凝土断裂能的改善效果优于钢纤维A(剪切螺纹型)和钢纤维B(超短超细型);3)综合利用弯曲韧性指标以及断裂能极差、方差对比分析,钢纤维A和C适用于核废料混凝土容器材料.  相似文献   
477.
通过试验研究了离心工艺参数、骨料级配、钢纤维长度和体积率等因素对离心成型钢纤维混凝土环形截面构件的轴向和环向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大离心加速度有利于提高钢纤维混凝土的轴向劈裂抗拉强度;选用长度较小的钢纤维时,适当延长中速阶段的离心时间也可提高钢纤维混凝土的轴向劈裂抗拉强度;选用长度较大的钢纤维时,适当延长中速阶段的离心时间或增大离心加速度可提高钢纤维混凝土的环向劈裂抗拉强度.选取粗骨料级配5—10mm可获得较高的轴向劈裂抗拉强度,选取粗骨料级配5—15mm可获得较高的环向劈裂抗拉强度.对于外径为550mm以内的离心成型环形截面构件,钢纤维长度宜为25—32mm,体积率不宜大于1.2%.经统计分析提出了离心成型钢纤维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78.
李元章 《科技信息》2009,(17):255-255
利用SHPB(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压杆,采用改进的实验技术对钢纤维混凝土进行了动态压缩力学性能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破坏试样,初步讨论了钢纤维掺混凝土的损伤机理。  相似文献   
479.
基于8根混凝土倒T形叠合梁受弯试验,研究了钢筋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做加固材料层二次浇注到待加固混凝土T形梁,从而形成的叠合梁在负弯矩区的抗裂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仅占叠合梁高13.9%的叠合层将梁的开裂弯矩提高44.9%.同时根据已有理论模型,推导了自应力混凝土叠合T梁后加自应力的求法和负弯矩区正截面抗裂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480.
为了优化钢纤维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设计优选了大流动性细粒混凝土与长度为70mm、长细比达93.3的长钢纤维,采用三维钢纤维编织技术与渍浆纤维混凝土施工工艺,成功制备出钢纤维体积率Vf为5%和10%的三维编织钢纤维增强渍浆混凝土试件(3D-BSFC).采用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对基体强度为C50的试件进行了准静态3种低应变率(10-6/s,10-4/s及10-2/s)下的单轴压缩试验,测出了应力-应变全曲线、强度、压缩韧性以及弹性模量,研究了其受压力学特性及钢纤维掺量和应变率对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掺量三维正交钢纤维对基体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最高达3倍以上,同时改善其变形能力,使韧性增强最高达3.87倍;在较低应变率状态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着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增长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