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5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01.
铁杆蒿精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 G C/ M S/ D S 鉴定了铁杆蒿( Artemisia gmelinii) 精油化学成分主要为桉叶油素(4398 % ) 、龙脑(1682 % ) 、樟脑(1156 % ) ,这3 个化合物占总精油的质量分数为7236 % ,高于艾蒿( 桉叶油素3957 % ,樟脑552 % ,龙脑846 % ) 的含量。实验结果为主产区的铁杆蒿开发利用或者作“艾”代用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2.
对丝裂亚菊精油进行成分分析,测定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并初步研究其抑菌机理.蒸馏法提取丝裂亚菊精油并对其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滤纸片法定性测定其抑菌活性,倍比稀释法定量测定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 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测定抗氧化能力;扫描电镜观察精油对测试菌种细胞壁膜的影响. GC-MS分析结果显示,丝裂亚菊精油中含有17种化合物,占精油总含量的97.37%,主要成分为β-蒎烯(34.72%)、(1, 8-)桉树脑(24.97%)和马鞭草烯醇(20.39%);抑菌试验发现丝裂亚菊精油对供试菌种均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且供试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在2.5~80μL/mL内,最低杀菌浓度在10~80μL/mL内;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植物精油破坏了细菌的壁膜,且浓度越大,对细胞壁膜的损伤程度越大.丝裂亚菊精油对破伤风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有很强的抑制性,其抗菌机理为丝裂亚菊精油对细菌细胞的壁膜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3.
杨梅叶芳香精油的成分鉴定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结合Kovats保留指数(Ⅰk)对比法分析鉴定了乌杨梅(Myrica rubra Var.astropurea Tsen.)鲜叶芳香精油的成分,同时运用1,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清除法、β-胡萝卜素漂白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乌杨梅叶精油成分以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占总相对含量的97.45%),其中β-石竹烯(17.67%)、(E)-橙花叔醇(16.68%)、5-羟基去氢白菖烯(7.13%)、β-蛇麻烯(6.63%)、异石竹烯(6.46%)和α-杜松烯(5.81%)是其特征组分;乌杨梅叶精油具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优异的脂质抗氧化活性,抗脂质氧化能力相当于强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60%-85%.乌杨梅叶精油的强抗氧化活性可能与其合有较多的5.羟基去氨白菖烯有关.  相似文献   
104.
云南凤尾茶精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采用水蒸汽蒸馏方法从云南建水县野生凤尾茶全草中得到精油,用GC—MS手段进行分析,鉴定了22个化合物,并采用线性归一化方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105.
云南省元江县出产的果果皮精油用(Hp)GC-MsHp5988型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共检出成分90个,鉴定了其中45个成分,占总精油含量的63.76%,主要成分有异松油烯、蒈烯、柠檬烯、石竹烯等。  相似文献   
106.
桉叶精油对三种天牛的忌避效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桉叶精油对桑天牛,黄星桑天牛,松墨天牛成虫的室内忌避效果。结果表明,柠檬酸,蓝桉叶精油对三种天牛成虫忌效果较明显。三种精油中,以柠檬桉叶精油效果最好。用10%浓度的柠檬桉叶精油处理寄主植物,对桑天牛,黄星桑天牛,松墨天牛的忌避时间分别为9、12、4d;用0.625%浓度处理,忌避时间分别为5、11、1d,窿缘桉叶精油忌避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7.
香茅纯露抑菌性评价及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茅科、唇形科、伞形科等芳香植物叶片中精油成分制得纯露,观察纯露对所选的六种微生物的抑菌作用表明,该纯露具有较强的广普抗菌性。可以应用于足癣等皮肤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8.
艾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豫南大别山地区艾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样品用有机溶剂常温渗漉法得到艾叶精油,经色-质联用仪分析了艾蒿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分离出89个峰,并鉴定了84个有机成分.其中有10种化合物与文献所报道相同,另有74种成分文献中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09.
迷迭香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迷迭香中的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对油水分离得到的直接精油和用石油醚对水相进行萃取得到的萃取精油分别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直接精油共分离出42个峰,其中鉴定了41种化学成分,占直接精油总量的99.54%;萃取精油共分离出37个峰,其中鉴定了33种化学成分,占萃取精油总量的91.82%;2种精油成分部分相同,相同成分占精油总量的70.00%;共鉴定了57种化学成分,占精油总量的98.57%.  相似文献   
110.
通过正交试验对壳聚糖-植物精油微胶囊的制作工艺进行了优化,并观察了丁香精油微胶囊处理樱桃番茄和葡萄在储藏期间品质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精油浓度、Tween-80浓度、醋酸壳聚糖质量比等因素对微胶囊粒径的影响,确定粒径较小的微胶囊工艺条件为:精油浓度0.10%,Tween-80浓度0.10%,醋酸壳聚糖质量比为1.5.体内试验结果显示,125μL/L微胶囊溶液对樱桃番茄自然腐烂的抑制效果最好,7d后仅为7.3%;250μL/L微胶囊溶液对葡萄自然腐烂的抑制效果最好,7d后仅为12.9%.丁香植物精油微胶囊在储藏期间对樱桃番茄和葡萄的感官及其品质指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