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4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曹展波  刘仁林 《江西科学》2013,31(4):461-464,474
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江西九连山紫花含笑栖息地植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群落组成成分中,科属组成较为分散,热带植物区系成分优于温带成分;群落结构上,生活型谱以中高位芽植物居多,显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典型特征;群落层次结构明显,丝栗栲、薄叶润楠、狗脊蕨的重要值(Ⅳ)分别在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最大;且表现为由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紫花含笑分布在灌木层中,植株少,长势较弱,建议在开发利用紫花含笑时,应注重资源的保护与恢复,开展其回归自然与种群恢复、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72.
河南省不同区域小麦氮肥应用效果及适宜施氮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金果 《河南科学》2013,(11):1891-1896
为了给河南省小麦氮肥施用提供指导,利用河南省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分析了2005-2009年在河南省进行的489个“341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后,全省、豫北、豫南、豫中、豫东及豫西地区小麦分别平均增产37.1%、32.8%、51.1%、31.5%、36.2%和35.0%;平均分别增收1913、1715、2199、1773、2185和1776元/hm2;氮肥农学效率平均分别为9.9、9.1、10.9、9.4、11.5和9.2 kg/kg,氮肥偏生产力平均分别为40.3、39.2、37.7、41.4、45.3和38.9 kg/kg,氮肥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24.7%、23.3%、29.5%、22.4%、25.2%和23.3%,氮肥当季利用率平均分别为32.2%、27.0%、15.9%、47.2%、38.2%和42.3%.表明氮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明显,豫北、豫南、豫中、豫东及豫西地区适宜施氮量平均分别为134、156、148、169和161 kg/hm2.  相似文献   
73.
郑卫鹏 《甘肃科技》2013,29(7):41-42,123
红沙岗一号井是甘肃省红沙岗矿区开发的第一对大型矿井,存在煤层埋藏深、煤和油页岩共生、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瓦斯含量较低、煤层易自燃等特点。结合井田特点选择适宜的井田开拓方式及井口位置,合理布置井筒功能,优化采区巷道布置,选择适宜的采煤方法,采用一井一面保证矿井设计能力,将红沙岗一号井建设成了甘肃省具有影响力、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  相似文献   
74.
对2001-2008年间红碱淖遗鸥繁殖种群数量动态及其栖息地现状进行了记述。遗鸥繁殖种群数量从2001年的87巢增长到2007年的5036巢,成为目前已知全球范围内最大遗鸥繁殖种群。2008年下降为3875巢。环志观察结果显示,不少于8.6%的遗鸥个体于出生后第3年参与繁殖。2008年红碱淖南北两侧各有4个湖心岛,总面积约80000㎡均有遗鸥繁殖。未来红碱淖湿地仍将是遗鸥重要的繁殖地。  相似文献   
75.
目的 为开展秦岭大熊猫易地保护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 采取实地调查和汇总分析、的方法在对易地保护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秦岭大熊猫种群现状、生态质量以及面临威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秦岭大熊猫作为一个亚种,面临分布范围小,数量少,栖息地破碎化严重.局域种群数量密度分布不均匀,小种群的个体数量极少以及栖息地竹子开花等因素的威胁.结论 应尽快加强秦岭大熊猫的易地保护工作,建立和壮大人工种群,增强秦岭大熊猫的抗灾变能力.  相似文献   
76.
基于对香溪河河流生态系统的多年研究,以该流域河流大型底栖动物最优势类群四节蜉为指示生物,建立了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基于长期的连续的野外现场实测数据的水生生物栖息地适合度模型(habitat suitability model,HSM).为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文中将河道内环境流量分为3个层次,即河道内最小需水量、最小环境流量和适宜环境流量,并利用水文法和加权可利用面积法(weighted usable area,WUA)分别构建了这3个层次的河道内环境流量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香溪河的最小需水量为Tennant法中描述为差或最小状态的流量(即0.615m^3·s^-1),为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维系河道景观多样性,应将多年平均流量的42.91%(即2.639m^3·s^-1)作为研究地点的适宜环境流量.综合考虑水文和生物因素,从3个层次确定了河道内环境流量,可以为香溪河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较准确地计算河道内最小环境流量提供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77.
2006年4—9月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试验农场进行了甜玉米的播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后延,春早播、春晚播和夏早播的甜玉米单穗鲜重均呈持续增加的趋势;胚面厚度在50%吐丝后28d达到最大值,之后略有下降;籽粒含水量呈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在50%吐丝期后的第22d达到最大值后不断下降.由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共同确定的采收期为:春早播50%吐丝后21.6—25.3d;春晚播50%吐丝后20.5—24.9d;夏早播50%吐丝后20.8—23.0d.  相似文献   
78.
森林公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旅游区类型之一,森林公园生态旅游适宜性的研究可以为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合理利用森林旅游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公园的合理功能分区提供依据,为科学管理决策提供参考。论文根据生态旅游的理念,提出了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的概念和原则。同时,对森林公园生态旅游适宜评价因子选择、评价分级和评价方法做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79.
为了研究栖息地偏好对物种之间竞争结果的影响,从生物入侵的角度,建立了带有栖息地偏好的模拟生态模型,通过模拟讨论了该模型的性质,并研究了一类新问题,得到某一类物种个体的固定概率与另外一类物种个体固定概率的比值与第一类物种对第一种植物的偏好、第二类物种对第二种植物的偏好、第一种植物占所有植物的比例,以及前两类物种总数的关系,并且推导出前两类物种的个体的后代占据整个种群的概率公式,进一步利用Moran过程讨论,给出相应的计算过程。得出结论:生态系统受栖息地偏好的影响,该结果对研究栖息地偏好在物种竞争中的作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0.
北部黑土区旱年大豆适宜施肥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氮磷钾的不同组合,对氮磷钾施用量的配比与北部黑土区旱年大豆产量间的关系及对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施肥与产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满足磷钾肥施用量时,以氮肥施用纯量为75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当满足氮钾肥施用量时,以磷肥施用纯量为90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当满足氮磷肥施用量时,以钾肥施用纯量48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对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最高大豆产量所需的施肥量为:N78.3kg/hm^2、P2O5 83.3kg/hm^2。通过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计算,得出经济效益最高的处理对应的施肥量为:N75kg,/hm^2、P2O5 90kg/hm^2、K2O 48kg/hm^2,相对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45kg/hm^2、P2O5 60kg/hm^2、K2O 48kg/hm^2。最终根据当地的气候因素,将北部黑土区大豆最佳施肥量定为:N60kg/hm^2、P2O5 75kg/hm^2、K2O48kg/hm^2,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1.25:1.56:1。图3,表4,参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