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3篇
系统科学   25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7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150万t不锈钢工程连铸系统的控制部分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仪控安装调试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以发生柱型弯曲的粘弹性簿板为模型,应用Maxwell定律,分析并计算了连铸板坯的鼓肚变形及应力。  相似文献   
14.
15.
消除电磁搅拌连铸坯中“白亮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电磁搅拌连铸坯中的“白亮带”问题进行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铸坯凝固过程中电磁搅拌引起的钢液运动特点是能否产生“白亮带”的关键.特殊的电磁搅拌方式有效地抑制“白亮带”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温固溶加热法,在φ300轧机上模拟现场连铸坯热装炉轧制工艺,分别考察了K16Mn钢不同热装温度和开轧温度对轧材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装轧制和常规冷装轧制屈服、抗拉强度相当,热装轧制成品塑性、韧性均较好.热装轧制工艺对K16Mn钢组织的影响,随着热装温度的提高,轧前奥氏体晶粒变得粗大,并且轧后组织混晶程度提高.这可通过提高开轧温度,首道次采用大压下量促使铸坯发生完全再结晶来消除.从而细化晶粒.改善成品组织性能.  相似文献   
17.
结晶器内连铸坯热弹塑性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结晶器内连铸坯热弹塑性应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推导的热弹塑性本构方程中考虑了材料力学性能,屈服函数随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变化,模拟计算了结晶器内连铸坏应力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在铸坯的热节约内,高温坯壳受到拉应力的作用,易于产生裂纹,从而说明铸坯偏角区形成的热节约是连铸坯裂纹缺陷乃至漏钢事故发生的诱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碳化硅(SiC)作为保护渣熔速调节剂的特性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以SiC替代炭质材料可大大降低保护渣对超低碳钢连铸坯的增碳和渗碳量。  相似文献   
19.
TSCR工艺生产IF钢相变及组织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条件下(TSCR)无间隙原子钢(IF钢)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规律,并分析了其组织演变规律.研究表明:Ti-IF钢的相变开始温度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而下降,即Ar3降低,有利于低温终轧,并获得性能良好的IF钢.同时IF钢的硬度值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冷却速度从1℃/s变化到30℃/s时,HRB从53.4增加到68.3,即其强度随冷却速度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20.
针对薄板坯连铸连轧两流供料方式下生产组织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两种生产计划组织方式,建立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对薄板坯连铸连轧的生产组织方式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