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6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顺应论是语用学的理论。将这一理论的核心——动态顺应引入商标翻译中,无疑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商标译者在全面考察原商标词对各种语境和语言规则顺应的基础上,忠实地再现原商标词的标识功能,应将重点放在对目标消费者的文化传统、语言习惯、审美情趣及消费心理等等的动态顺应上。从而,使商标翻译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相似文献   
92.
三类优化主要是对控制网进行优化设计,在精度及可靠性允许的范围内删除一定数量的观测值来减少外业观测。结合已有的精度敏感度与可靠性敏感度提出综合敏感度的概念,探讨了三类优化的另一种方法,即应用敏感度探测最佳优化位置,最后通过南京奥体中心控制网观测数据计算比较三种方案,结果表明:采用可靠性敏感度优化控制网要比精度敏感度优化后的点位精度稍好;综合敏感度方案可达到与精度敏感度、可靠性敏感度方案相同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93.
王玉枝 《科技信息》2006,(9):114-115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交际困难的事例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在外语教学中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因文化差异发生交际困难。  相似文献   
94.
谭杰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7,24(5):53-54,59
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常会出现各种交际障碍甚至文化冲突,严重影响了沟通的顺利进行,这些障碍和冲突往往是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因此,应该加强文化分析,认识和理解这些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而避免出现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95.
相似点假定、语言差异、非语言符号误释、成见与定型、即刻评价倾向以及焦虑等等都可能造成交际的障碍。通过对会话中无语的相似点假定产生原因和由此产生交际障碍的分析,可以提出相应的处置方法,从而排除障碍,实现交际。  相似文献   
96.
大学英语教学应加强中国文化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教学中为什么要加强中国文化的教育和如何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加强中国文化的教育。加强中国文化的教育方法有三:第一,以中国文化丰富英语教材内容、调整英语教材内容;第二,利用第二课堂增加学生的知识面,特别是有关中国文化的;第三,提高英语教师跨文化交流的素质。  相似文献   
97.
王艳平 《科技信息》2007,(9):136-136
1983年托马斯首次提出语用失误的概念。语用失误会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本文从语用负迁移、价值观念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宗教信仰的差异、习俗的差异多个角度来分析语用失误的原因,从而为英语学习者成功的进行跨文化交际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98.
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两者的关系,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相似文献   
99.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广告跨文化传播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域外广告竟相在我国登陆。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它既有正面的积极影响,也有负面的消极影响。文章侧重于分析域外广告文化传播的负面影响以及应对措施,使我国广告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0.
从文化的角度谈《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拟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为实例及切入点,探讨中西称谓的异同,分析其社会文化和民族心理根源,寻求跨文化交际中称谓翻译的规律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