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针对断层稳定性问题,采用BOTDR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对内蒙阿拉善地区贺兰山西麓断层进行了监测分析,研究了自然条件下断层内部应力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贺兰山西麓断层在观测周期内钻孔周围围岩整体发生拉伸变形;断层面附近岩层的应力状态易受断层活动的影响,根据分布式光纤的应变分布曲线能够精确划分出断层活动的影响范围在断层之上9m和之下8m;BOTDR分布式监测技术可以有效捕捉到自然条件下断层微弱活动所引起的应变变化,实现应变的动态实时监测.BOTDR监测技术为长期、精细化评价断层稳定性状态提供了十分可靠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carries out studies about LA-ICPMS U–Pb dating and Hf isotopic compositional analysis for detrital zircons in two metasedimentary samples that were taken from the Zhaochigou Formation-complex in the Helan Mountai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Zhaochigou Formation-complex formed*1.96 Ga,and it is a part of the Khondalite Series that is widespread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NCC).The age spectrum of the detrital zircons indicates that the Zhaochigou Formation-complex shared the same provenance with the eastern edge of the Khondalite Series.Products of ancient magmatic activities within the Khondalite Belt may be the major source for the sedimentary materials that formed the Khondalite Series.Our age-dating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Khondalite Series in the NCC may have experienced two stages of metamorphism,as the early stage occurred during 1.96–1.95 Ga,and the later stage occurred at about 1.87 Ga.The Hfisotopic data indicate that the Western Block of the NCC endured a stage of crustal growth at 2.5–2.3 Ga.  相似文献   
13.
对贺兰山中段古元古代赵池沟岩组剖2两块变质沉积岩样品中的碎屑锆石进行了U-Pb定年和Hf同位素研究.研究认为:赵池沟岩组为华北克拉通孔兹岩系的一部分,其成岩时间为1.96 Ga;碎屑锆石年龄谱显示赵池沟岩组具有和孔兹岩带东缘相同的物源属性,孔兹岩带内部古老岩浆活动是孔兹岩系沉积的主要物源基础;变质锆石数据支持华北克拉通孔兹岩带发生过两期变质作用,早期变质作用发生在约1.96~1.95 Ga,晚期变质作用发生在约1.87 Ga;Hf同位素数据表明西部陆块在2.5~2.3 Ga有地壳增生.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共获得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蛾类标本7 000余号.已鉴定的种类为15科144属186种,夜蛾科的种数最多,其次是螟蛾科、尺蛾科和卷蛾科.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蛾类以古北种为主,表明其具有很强的古北区特征,广布种次之,东洋种最少.根据中国地理区划,贺兰山蛾类除了自身的蒙新区特点外,与东北区、华北区联系最为密切.4个生境的多样性指数H′由大到小依次为山麓荒漠化草原、山前草原化荒漠、针叶林层、山地草原;均匀度指数J′由大到小依次为山麓荒漠化草原、山地草原、山前草原化荒漠、针叶林层;优势集中性指数C由大到小依次为山地草原、山麓荒漠化草原、针叶林层、山前草原化荒漠.  相似文献   
15.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测试手段,发现太行山东麓煤田部分煤层及其夹矸中含有铵伊利石,并对样品中的铵伊利石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研究。分析结果表明:X射线衍射谱图上,铵伊利石的d(001)值高于普通伊利石的d(001)值(1.006nm),(002)衍射峰强度与(003)衍射峰强度相当,而普通伊利石的(002)衍射峰强度为24.4%,约为(003)衍射峰强度的1/3;对铵伊利石晶格常数进行了计算,太行山东麓煤田含煤地层中的铵伊利石空间群属于C2/m,晶胞参数a介于0.52133~0.52774nm之间,b介于0.89814~0.91693nm之间,c介于1.02538~1.05285nm之间,β介于101.127°~101.699°之间,z为2,体积介于0.47611~0.49224nm3之间,密度介于2545~2697e-/nm3之间;研究区铵伊利石类型为1M多型;红外光谱曲线中,铵伊利石中的NH4+ 变形振动峰范围为1427.58~1431.95 cm-1;铵伊利石的NH4+ 的N 1s XPS结合能为402.4eV。  相似文献   
16.
基于建立的贺兰山东坡高山林线青海云杉树轮宽度年表,分析了青海云杉径向生长与该区气温、降水和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等主要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研究区青海云杉径向生长与5月的降水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1、3、6月的气温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除当年9月外的所选各月PDSI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分析表明,贺兰山林线附近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具有一致的响应关系,山地相对较低的气温条件对树木生长限制作用不明显,而干旱是限制林线树木径向生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该项目以解决酿酒葡萄冬季冻害为中心、提高葡萄水肥利用和葡萄生态园建设为重点,实现酿酒葡萄优质高效栽培为目标,通过抗寒新品种的引进、葡萄砧木和酿酒品种抗逆性研究、葡萄不下架埋土防寒技术研究试验、节水节肥根域限制抗寒栽培技术的实施、酿酒葡萄不同埋土防寒效果比较、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高产优质栽培的肥力基础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酿酒葡萄抗寒性的作用和宁夏风沙土生态葡葡园建设等途径,  相似文献   
18.
岩石吸水率、纵波波速及其相互关系对研究岩石的物理性质与力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选取贺兰山岩画区岩石为样品,进行岩样吸水率实验,探究岩样吸水率和随浸水时间的关系,建立吸水率的数值拟合函数.在吸水率实验的基础上,探究岩样在干燥状态及浸水饱和状态下纵波波速的变化,并分析岩样分别在自然吸水和饱和吸水过程中,岩样吸水率对纵波波速的...  相似文献   
19.
2020-06-17午后,在贺兰山东麓出现一次飑线天气过程,宁夏中北部及内蒙古乌海市等地出现了雷电、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基于多普勒雷达资料、卫星云图、闪电定位仪监测数据及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结合地形对该次飑线过程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飑线过境期间,地面气象要素出现剧烈变化,并伴有明显的雷暴、闪电现象.飑线经过沙湖时,湖面蒸发水汽的垂直输送促进了飑线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在沙湖附近出现的最大降水中心、闪电强中心与降水中心吻合.在该过程前期,宁夏中北部及周边地区的大气层结不稳定,且午后的近地面辐射增温进一步加剧不稳定层结,当中高纬度冷空气沿脊东移南下时,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境内与暖气团交汇,诱发飑线形成.高低空对应的温压场不对称,系统配置呈现前倾结构,低层暖平流、高层冷平流的配置以及强的垂直风切变对该次飑线的生成与发展有利.贺兰山地形和沙湖水面对该次飑线系统起到增幅和能量补充作用.飑线系统在东移过程中,由于中低层气流受贺兰山脉地形抬升,垂直运动进一步增强,促进了飑线系统的发展.从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演变看,飑线系统翻山后得到明显加强;在东移经过沙湖时,又得到了湖面水汽和热能...  相似文献   
20.
都匀城市发展的环境制约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都匀在面临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的同时 ,城市目前所处的谷地在环境容量与污染现状、用地、用水等方面对城市发展形成的制约 ,探讨了开发鸡冠坡东麓地区作为工业区的选址对解决上述环境制约 ,推动城市发展的有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