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8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苦碟子根部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苦碟子根粉碎后用无水乙醇浸泡,乙醇浸出液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后,制得正己烷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经柱层析分离后,用高压液相色谱分离得到了三种白色晶体化合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鉴定,推得这三种化合物分别为羽扇豆醇,β-谷甾醇,β-谷甾醇-β-O-β-D-葡萄糖苷。其含量分别占乙酸乙酯提取物重量的0.21%,0.48%和1.1%.  相似文献   
22.
马鞭草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马鞭草兴奋子宫的有效成分。方法 :马鞭草甲醇提取物 ,经反复硅胶柱层析分离 ,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获得 6个化合物单体 ,鉴定了其中 3个化合物分别为十六酸 ( )、乌索酸 ( )和 β-谷甾醇 ( ) ,其它 3个化合物的结构待鉴定。结论 :其中化合物 、 为首次从中国产马鞭草中获得  相似文献   
23.
浙贝母     
曾玉亮 《今日科技》2011,(10):66-66
又名土贝、大贝、象贝、珠贝 化学成分 主要化学成分有贝母碱、去氢贝母碱、贝母定碱、贝母替定碱、尽式一卡姆醇、原贝母赛、贝母碱甙、甲酯、异右松酯烷-19-醇及其甲酯、谷甾醇、豆甾醇、噻咪碱等。  相似文献   
24.
民族药骚羊古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硅胶柱色谱等方法,从贵州省民族药骚羊古(Pimoinella candolleana Weight et Arn.)全草中分离出5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一维、二维核磁共振波谱等解析,分别鉴定为三十二烷(Ⅰ)、β-谷甾醇(Ⅱ)、豆甾醇(Ⅲ)、熊果酸(Ⅳ)和1-羟基-2,3,5-三甲氧基咄酮(Ⅴ),化合物Ⅰ~Ⅴ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此外,还对化合物V的核磁共振二维谱进行了解析,确定的各个^1H和^13C的归宿。  相似文献   
25.
β—谷甾醇等化合物对昆虫中肠酯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就β-谷甾醇(β-sitosterol)、瑞香亭(daphnoritin)以及狼毒色原酮(chamechromone)3种化合物对菜粉蝶(Pieris rapae L.)5龄幼虫中肠酯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处理72h后,β-谷甾醇3种化合物都明显降低了幼虫中肠酯酶活力。  相似文献   
26.
周维善 《科学通报》1991,36(4):313-313
由于19-失碳甾体(19-norsteroid)的医疗用途日益扩大,特别甾体口服避孕药的广泛应用,激励着人们继续对其直接的半合成和全合成或间接地通过雌甾酚酮的转化作出广泛的研究,以期获得更为经济的合成方法. 已经报道3β-乙酰氧基-19-羟基胆甾-5-烯(1)和3β-乙酰氧基-19-羟基雄甾-5-烯-17酮(2)能分别为CSD-10和节杆菌(Arthrobactor simplex)转化成雌甾酚酮(5),产率很高,这  相似文献   
27.
芫花枝条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对芫花枝条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42个峰,共确认出其中40种成分,所鉴定出化学成分的质量占总挥发油的99.039%.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十八碳酸甲酯(24.265%)、正二十八烷(18.450%)、正十六碳酸(10.086%)、(Z,Z)-9,12-十八二烯酸甲酯(7.499%)、十六碳酸甲酯(5.897%)、壬烷(4.665%)、对二甲苯(4.485%)、(Z,Z,Z)-9,12,15-十八三烯酸甲酯(3.600%)、β-谷甾醇(2.288%)等,其中十八碳酸甲酯含量最高,占总挥发油的24.265%.  相似文献   
28.
豨莶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新县产的莶草 (siegesbeckiaorientalislinn)为原料 ,经乙醇浸泡、提取 ,用硅胶进行柱层析 ,分离得 4个化合物 (A ,B ,C ,D) .根据理化性质及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质谱数据分析 ,鉴定化合物A为奇任醇 ,化合物B由于量太少 ,未做结构鉴定 ,化合物C为 β 谷甾醇 ,化合物D为氯化钾  相似文献   
29.
采用气相色谱仪建立了一个同时测定植物甾醇发酵液中雄甾-4-烯-3,17-二酮(Androst-4-ene-3,17-dione-4-AD)、雄甾-1,4-二烯-3,17-二酮(Androst-1,4-diene-3,17-dione,ADD)和植物甾醇含量的外标分析方法.发酵液经离心后,二氯甲烷提取,可直接进样分析.气相色谱务件为:FID检测器,SE-54型(15m×0.25mmx0.25um)毛细管柱;柱温260℃,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均为300℃;载气为高纯N2,流速1mL/min.在实验条件下,发酵液中各主要成分和杂质分离良好.结果表明:4.AD、ADD和植物甾醇各组分的浓度与Ai/As的线性范围4-AD为0.5-4 g/L(R=O.999 9);ADD为0.5-4g,L(R=0.9992);菜籽甾醇为0.09~0.86 g/L(R=0.9991);菜油甾醇为0.14~1.39 g/L(R=0.999 5);豆甾醇为0.03~0.27 g/L(R=1);谷甾醇为0.24~2.4 g/L(R:0.999 1),平均回收率4-AD、ADD和上述植物甾醇依次为(96.37±0.77)%,(95.64±1.01)%,(99.6±2.78)%,(98.66±2.19)%,(96.85±2.19)5,(97.52±2.9)%.该方法具有步骤简单、重现性好、准确度和灵敏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0.
以β-谷甾醇为对照品,采用薄层层析法对样品进行分离,建立苦荞麦β-谷甾醇薄层色谱检测方法.结果表明,β-谷甾醇对照品及苦荞麦在相对应位置上显现相同颜色斑点,建立的检测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