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3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17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109篇
教育与普及   395篇
理论与方法论   85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217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陈德富  陈喜文 《科学通报》2004,49(2):159-166
植物NAD+-依赖型异柠檬酸脱氢酶(NAD-IDH)是一多功能酶. 以拟南芥生态型“Columbia gl1”及甘蓝型油菜三系“陕2A”, “陕2B”和“垦C1”的叶片为材料, 采用RT-PCR方法成功地从每种植物材料中分别克隆了3种NAD-IDH不同亚基基因. 同源性搜索发现, 来源于油菜的克隆基因是新基因. 将克隆基因的功能蛋白编码区整合到pMID1多克隆位点, 构建表达重组体, 均能在体外翻译系统中高效地表达出特异目的蛋白. 亚基0, 亚基1和亚基2基因转录本加入到含终浓度为36 μg/mL的二硫键异构酶的体外翻译系统, 体外表达产物中检测到NAD-IDH酶活力. 不同基因种类及转录本分子比的体外表达产物的酶比活力比较表明, NAD-IDH由3种亚基组成, 缺一不可, 缺少亚基0是致命的, 缺少亚基1或2中的任何一个对酶活力的损伤是严重的. 同时发现, 来源于陕2A和陕2B的亚基1基因转录本中存在碱基缺失现象, 从而发生移框突变或无义突变, 使突变亚基不表现正常亚基1功能, 导致油菜品系间叶片NAD-IDH酶比活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2.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对普通小麦不同类型的愈伤组织进行蛋白质电泳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愈伤组织中含有多数相同的蛋白质和少数差异蛋白质.结合形态与结构分析,表明差异蛋白质可能与体细胞胚的发生和发育相关.与普通电泳及双向电泳相比,该技术具有快速可靠的特点,可望发展成为鉴定愈伤组织类型及体细胞胚发育时期特异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3.
利用蛋白质含量不同的两种啤酒大麦品种,对籽粒形成期籽粒蛋白质含量的贮积过程与内源激素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品种籽粒形成期间,法瓦维特籽粒蛋白质含量始终高于新啤一号;与其明显高的GA4含量之间有密切关系,而且法瓦维特的IAA含量也始终处于高水平状态,但ABA含量总体低于新啤一号,并且籽粒形成初期DHZR含量也处于较低的水平,激素间的互效作用可能是蛋白质含量贮积较多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94.
蛋白质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质芯片技术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上具有较大作用的生物检测技术。该文简要综述了该技术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及目前应用,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5.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have developed the method brought forward recently for protein design based on the relative entropy. The new approach can be used in more common situation other than the special limits in the anterior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ur generalized method has increased the prediction precision for protein sequence and will be in favor of the study for protein design.  相似文献   
96.
吴家睿 《科学》2005,57(2):29-30
根据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遗传信息在几乎所有生物体内都是从DNA传递到RNA,然后再从RNA流向蛋白质。显然,RNA是一座“桥梁”,负责DNA和蛋白质之间信息的流通。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将基因组DNA上的基因信息“复写”到一种称为mRNA的RNA分子上,然后再将mRNA含有的基因信息“翻译”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相似文献   
97.
将化学法合成的apoAI基因插入分泌型载体pPIC9K.将重组的pPIC9K—apoAI用BglⅡ酶切后,转化Pichia pastoris GS115菌株,筛选获得G418高抗性转化子.转化子经摇瓶发酵和甲醇诱导,上清液用SDS-PAGE检测,有明显的rApoAI表达.经Phenyl—sepharose 6(Fast Flow)疏水层析柱和Sephadex G-50(coarse)分子筛层析,得到rApoAI蛋白纯品.经Western blotting,N末端氮基酸顺序测定证明,毕赤氏酵母表达的rApoAI与人血浆提取的ApoAI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8.
小檗碱是一种价格低廉且生物安全性良好的小分子化合物,筛选能与小檗碱互相作用的核酸片段,旨在开发新型遗传元件并拓展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利用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技术(SELEX),经8轮实验从随机单链DNA文库中筛选出4条能与小檗碱高度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对其中两条重现性较好的适配体进行结构模拟分析表明,适配体序列富含鸟嘌呤和胞嘧啶且多形成茎环及G-四链体结构。亲和力测定结果显示,其中的2条核酸适配体与小檗碱作用的解离常数Kd都处于nmol级,表现出较高的亲和力,适配体S1的Kd值最小,仅为523 nmol/L,与小檗碱亲和力最大。  相似文献   
99.
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研究鹰嘴豆发芽过程中蛋白质、氨基酸、核黄素、异黄酮、膳食纤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鹰嘴豆在发芽过程中蛋白质含量不断下降,由未发芽时的18.42%降低至第9天的13.50%。鹰嘴豆氨基酸的组成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含量较多。在发芽过程中,谷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有所下降,谷氨酸含量由未发芽时的3.50%下降为第9天的3.10%;精氨酸含量由未发芽时的2.25%下降为第9天的1.72%;天冬氨酸含量则不断上升,由最初的2.51%上升至第9天的4.73%。异黄酮在鹰嘴豆中含量丰富,在发芽过程,其含量由最初的106.44mg/100g,上升到第9天的806.00mg/100g;核黄素含量也由发芽前的1.44mg/100g上升至第7天的1.85mg/100g;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显著提高,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呈下降趋势。通过对鹰嘴豆发芽前后营养成分变化对比的研究,希望为鹰嘴豆功能食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
以鲢鱼鱼鳞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鱼鳞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正交实验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鱼鳞蛋白质提取率随着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的增加而提高。其提取的最佳条件是: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6 h,料液比1:25,在此条件下鲢鱼鱼鳞蛋白质的提取率为77.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