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33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363篇
系统科学   560篇
丛书文集   1195篇
教育与普及   37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27篇
现状及发展   45篇
综合类   1299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796篇
  2013年   755篇
  2012年   1048篇
  2011年   1167篇
  2010年   836篇
  2009年   1171篇
  2008年   1205篇
  2007年   1240篇
  2006年   1012篇
  2005年   821篇
  2004年   670篇
  2003年   603篇
  2002年   477篇
  2001年   454篇
  2000年   378篇
  1999年   325篇
  1998年   312篇
  1997年   233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219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纺织新材料有绿色环保型纤维,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和高性能纤维等,本文简述它们的特性及其在针织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992.
发展先进文化必须掌握精神生产的规律。精神生产具有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基本规律:一是承认丰富性和多样性;二是强调自主性和创造性。按精神生产规律办事,就要坚决执行“双百”方针,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3.
以脲醛胶生产中pH值控制为应用研究背景,以模糊控制为主要控制工具,分析了脲醛胶生产中pH值的受控特点,从理论分析,工程设计方面介绍了一种应用于脲醛胶生产的pH值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详细推导了控制表的设计过程,实现了脲醛胶生产中对pH智能控制,提出了控制规则及控制表。给出了对象参数变化情况下的MATLAB仿真曲线,最后提供了应用VB实现的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  相似文献   
994.
模糊线性规划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线性规划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模糊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将它作为一种模拟决策方法,应用于企业生产管理决策之中,结论表明,该方法对于解决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决策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应用于蔬菜培育大棚环境的计算机监测网络系统的结构,上层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组成、软件的功能、特点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96.
运用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关系,建立了石灰竖炉炉内反应与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利用现场检测和测定的各种参数,针对某厂4m×2lm(直径×高)石灰竖炉的炉内过程进行了具体的数值仿真计算与优化,研究了各操作参数对石灰石煅烧过程的影响规律;并据此提出,该石灰炉的最优操作条件为焦比0.075~0.078,空气过剩系数1.05~1.10,下料量15~18t/h;在此条件下,预热带、反应带、冷却带"三带"的长度比将接近211的最佳结果.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对吐鲁番地区粮食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然后,利用指数模型、逻辑斯蒂模型和灰色动态模型以及组合预测方法对该地区的粮食生产发展进行了中长期预测。同时,为了促进当地粮食生产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8.
999.
该文用亚甲兰改进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指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盐,通常以LAS表示)在青菜、茼蒿等蔬菜体内的残留量。研究了LAS被蔬菜吸收及代谢过程的规律。经多次实验,得出了LAS浓度变化对蔬菜生长的影响和降雨对植物吸收LAS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00.
从个体接受主体的角度,本文讨论了精神消费的本质、功能及与精神生产的关系问题。指出精神消费由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求所决定,构成了人的精神素质的提高和自我完善化的重要途径,而一个社会人们精神消费的具体实现及其结构;则与这个社会的精神生产及其既有型态存在着某种内在的逻辑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