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53篇
  免费   733篇
  国内免费   1790篇
系统科学   2384篇
丛书文集   1440篇
教育与普及   9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784篇
现状及发展   198篇
综合类   34435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497篇
  2022年   418篇
  2021年   533篇
  2020年   493篇
  2019年   526篇
  2018年   304篇
  2017年   441篇
  2016年   569篇
  2015年   905篇
  2014年   1999篇
  2013年   1726篇
  2012年   2158篇
  2011年   2452篇
  2010年   2357篇
  2009年   2462篇
  2008年   3115篇
  2007年   2842篇
  2006年   1937篇
  2005年   1861篇
  2004年   1605篇
  2003年   1700篇
  2002年   1541篇
  2001年   1447篇
  2000年   959篇
  1999年   718篇
  1998年   603篇
  1997年   573篇
  1996年   544篇
  1995年   516篇
  1994年   396篇
  1993年   327篇
  1992年   295篇
  1991年   281篇
  1990年   291篇
  1989年   271篇
  1988年   143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2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利用Bector等人[1、2]引进的B-凸集定义,给出了B-凸包定义,并研究了B-凸包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72.
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农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大力推进南汇区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信息服务是一条有效途径,我区农业住处化工作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73.
总结失败教训的实际意义 --关于"失败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败学是当今日本流行的显学.文章在介绍失败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失败学的主要理论观点,对比国内外对失败研究的同时,力图阐明失败学在失败定义、失败分类和失败文化反思方面给我们带来的全新理念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4.
《创新科技》2005,(8):57
日本航天局不久前首次对外表示,他们计划近日对其新一代超音速客机进行关键性试飞活动,其中主角正是其最新研制中的“箭型”超音速飞机。据悉,此次新型超音速飞机试飞将在澳洲大陆内陆实验场进行,根据此前的理论设计,在这次至关重要的试验过程中,“箭型”飞机将有望飞出两倍音速的最新飞行速度记录。对此日本方面希望,这种新型超音速飞机有望替代已经停飞的“协和式”式飞机,成为新一代全球飞的最快的超音速客机。  相似文献   
75.
在假定股票价格服从Ito过程条件下,讨论了采用组合期权交易策略的投资者获益的概率及损益的数学期望,得到了具体计算式,只要投资者获得相应数据,通过具体计算式加以计算,便可以为期权投资者提供数量上的重要参考依据,对期权投资者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
谭嗣同是戊戌维新派的杰出代表 ,是戊戌变法时为追求真理而勇敢牺牲的伟大的爱国者 ,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比较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本文主要探讨谭嗣同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和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77.
78.
杨守敬是清末民初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著名书法家、书论家。他有多部书论专著传世,提出书家须有“品高”、“学富”的重要理论。他在担任清朝驻日本外交官四年中,日本许多著名的书家都投到他门下受业,其理论和实践引发了日本书法的现代化,被日本书坛尊宗为“日本现代书道化之父”,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日本文化史上彪炳千秋。  相似文献   
79.
80.
深化高师教育学教学的重要途径在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水平。应从两个方面加强理论思维:一是从理论联系实际的宗旨入手,强调理论思维对于实践的批判反思和能动把握;二是从分析理论“经验化”的误区出发,强调理论思维对于克服“经验化”倾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