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9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66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4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外来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为实验材料,通过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三叶鬼针草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对不同播种深度的响应.结果表明,三叶鬼针草种子出苗率随播种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0 cm时出苗率最高为80.66%,1.50 cm时最低40.66%,且与0、0.50和1.00 cm处理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三叶鬼针草幼苗根长、根数及干重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0.50和1.00 cm处理间基本没有显著差异,却显著高于1.50 cm处理.幼苗苗高随播种深度增加而降低,且1.50 cm处理显著低于前3个处理.表明0.50~1.00 cm播种深度适宜于三叶鬼针草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而0或1.50 cm不利于其出苗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02.
为了解4个早籼稻品种幼苗期耐冷性的生理特点,在人工气候箱内经26℃(对照)、12℃、10℃和6℃处理4 d后,测定分析水稻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抗坏血酸(As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电解质渗漏率6个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与抗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低温胁迫条件下,株两优120和金优L2两个早籼稻品种幼苗期POD活性、CAT活性、AsA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准两优143和湘早籼45号,而MDA含量及电解质渗漏率均低于准两优143和湘早籼45号.上述结果说明两系法杂交稻株两优120的耐冷性最强,三系杂交水稻金优L2次之,两系法杂交稻准两优143和常规水稻湘早籼45号耐冷性稍差.  相似文献   
103.
采用6种浓度山核桃果皮黄酮提取液(0.1~2.0mg·L^-1)处理盆栽小麦、玉米、大豆和绿豆幼苗,研究对苗期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细胞间隙CO2等光合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黄酮提取液对四种作物苗期的光合性能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影响;0.1、0.5mg·L^-1黄酮提取液提高了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促进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适当增加细胞间隙内部的CO2浓度,以0.1mg·L^-1处理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相比,四种作物的叶绿素总量和光合速率最高增加了20.9%和21%,处理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或P〈0.01);超过0.5mg·L^-1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逐渐降低,细胞间隙的CO2浓度快速增加.研究表明,适宜浓度的山核桃黄酮提取液具有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气孔开放度,增加对细胞内的CO2供应,改善叶片光合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探讨不同浓度的废旧电池浸出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小麦种子对废旧电池浸出液十分敏感,当废旧电池浸出液的浓度较小时,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较小;当浓度较大时,会抑制小麦种子的萌发、幼苗及根的生长,且浓度越大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05.
用不同浓度的巴巴安对科丰07玉米进行浸种处理并在幼苗期进行灌溉处理,观测玉米的种子萌发、茎粗、株高、真叶生长速度等形态指标和光合色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巴巴安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其中以200mg/L处理组的总体效果最为显著;巴巴安有利于玉米幼苗的生长发育,且形成显著性差异,也以200mg/L处理组最为突出;巴巴安有利于光合色素的增加,其中对叶绿素的作用最为明显,且200mg/L处理组表现最为突出;100mg/L处理组可以极显著地提高玉米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强对硝态氮的利用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巴巴安有利于玉米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6.
建立了热解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直接测定互叶白千层植物幼苗挥发组分的方法.同时考察了解吸温度、升温速率、保留时间及其样品不同部位对结果的影响.最佳解吸升温程序为: 40 C (0 min) 15 C/min 150 C (3 min).植物的不同部位组分含量有差异,实验具有较好的重现性,4-松油烯醇百分含量的RSD值1.61.该方法具有无需样品预处理,样品用量少、快捷、准确、灵敏度高的特点,为互叶白千层品种的早期筛选提供了一个简便、科学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藨草新鲜植株水浸提液中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香草醛和没食子酸4种酚酸的含量并检测不同浓度的酚酸纯品溶液处理对小麦幼苗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藨草水浸提液中存在3种酚酸;酚酸类物质的化感作用强弱因种类而有显著差异,但均随浓度升高而加强。  相似文献   
108.
在京西鹫峰西面与门头沟区接壤之地,有一处叫萝卜地的山顶,从前曾屹立着一座古老高大的宝塔,方圆数十里的老百姓皆将它称为"六郎转塔",民间亦俗称"六郎塔"。在过去,许多人都知道这座赫赫有名的塔,可是这塔是何年而建的却没人说得清楚。其实,有关六郎塔的来历有一段动人心弦的传说。北宋年间,御驾亲征的太宗赵匡义率大军讨伐辽国。两军于幽州的高梁河一带展开了激战,结果宋军被打得大败,而太宗也被困在幽州城。随驾出征的杨家将忠勇为国舍生忘死,拼杀出一条血路护卫太宗向涿州城撤退。勇猛的六郎杨延  相似文献   
109.
苏南丘陵山区森林中冬青幼苗更新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冬青幼苗更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为苏南丘陵山区森林抚育和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对江苏省溧水林场内4块有一定代表性的天然次生林样地进行详细调查,在分析不同群落中冬青幼苗的个体大小-密度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冗余分析(RDA)的方法对冬青幼苗更新状况与种内、种间、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随着群落中冬青重要值上升,冬青幼苗由“高密度-小株型”的分布特征,逐渐转变为“低密度-大株型”状态。3类环境因子对冬青幼苗更新总体表现为促进作用,但不同林层的林分结构因素间及不同种类的土壤因素间存在一定差异。当冬青重要值较高时,种内因子和种间因子组成的林分结构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土壤因子影响较小,此时种间作用主要体现于上层高大乔木的影响。当冬青重要值较低时,土壤因子的影响超过林分结构因素,此时林分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较强的更新层种间作用。【结论】在苏南丘陵山区森林中,不同类型群落中影响冬青幼苗更新的主导因子不同,林分结构和土壤因子对冬青幼苗更新的作用因群落中冬青重要值高低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0.
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添加浓度对紫花苜蓿幼苗地上部和根系生长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钾、水分等其他养分供应充足的基础上,适宜的磷添加可显著增加苜蓿幼苗的分枝数、株高、叶面积及叶干重,并能有效促进苜蓿根系生长、根面积和根体积的增大,从而增加苜蓿产量和品质.综合来看,在本试验条件下以0.4 mmol/L磷浓度培养条件下的紫花苜蓿幼苗生长状况较好;磷浓度的变化对紫花苜蓿叶片的养分保持力有一定影响,且在幼苗阶段的前期(5周)、后期(8周)影响趋势不同;磷浓度增加会抑制幼苗前期阶段的苜蓿叶面积扩展,而对后期光合面积的增加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