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萘胺异构体化学,物理性质近似。并且在用气相色谱分析胺类物质中,由于氨基影响,与载体表面的活性中心产生吸附使峰形拖尾。所以用各向同性固定液分离时,一般采用生成衍生物后进行分析。在直接进样分析中,国外报道使用PEG-20M及液晶作为气相色谱  相似文献   
22.
提出催化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Hg2+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100℃反应1.0min和pH=4.0HAC-NaAC缓冲溶液的条件下,NO2-先与对氨基苯磺酸作用生成重氮离子,后者再同α-萘胺反应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而发射荧光,Hg^2+能催化红色偶氮化合物致使其荧光激烈猝灭,Hg^2+的含量与△If成正比的实验事实.新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0-10.00(pg/ml),线性回归方程为△If=45.02+47.62C Hg^2+(pg/ml)(n=7),相关系数r=0.9992.方法的检出限为3.0×10^-15 g/mL Hg^2+.对0.020和10.00(pg/ml)的Hg^2+进行8次平行测定,其RSD分别为3.1%与4.6%.本方法成功用于水中痕量Hg^2+的测定,同时探讨了催化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Hg^2+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3.
光度法-化学计量学方法同时测定苯胺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苯胺、联苯胺和α-萘胺进行直接测定,用化学计量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偏最小二乘法和径向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波长范围为200~310 nm,隔1 nm采集数据.方法操作简单,无需过多的分离即可消除常见干扰物的影响,3种苯胺类化合物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91%、6.82%和3.40%.  相似文献   
24.
毛细管电泳技术用于测定蜂蜜中单糖的含量(外标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萘胺衍生化的方法对枣花,槐花,桔梗,花椒和山楂蜂蜜进行衍生化处理,实现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蜂蜜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外标法测定了蜂蜜中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25.
2-萘酚(2-NOH)的基态与激发态酸碱电离已有诸多报道,比较而言,1-萘胺(NA)的较少,且研究主要集中于低pH介质中1-萘胺离子的酸碱电离过程.最近,献报道的激发态NA分子中,由于发生分子内电荷转移(ICT)过程而在pH介质中观察到了萘胺的激发态酸碱电离过程,关于萘胺的基态电离常数还未见报道.已经知道,Weller基于Forster循环所得的方程可根据基态热力学以及激发态电子转移能量推测荧光分子在激发态的电离平衡常数.本根据Forster循环,采用献中1-NA的激发态酸碱电离常数14,估算得1-NA的基态酸式电离常数pKa为22.  相似文献   
26.
27.
28.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硒(IV)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9.
 在酸性介质中,3,4-二乙酰基-2,5-己二酮与萘胺作用,合成得到了α-(2,5-二甲基-3,4-二乙酰基吡咯基)萘,用IR,1H-NMR,MS,HRMS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测定了α-(2,5-二甲基-3,4-二乙酰基吡咯基)萘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体学数据为:a是0.8045(1)nm,b是1.0018(1)nm,c是2.0757(2)nm,α是80.09(1)°,β是82.66(1)°,γ是83.81(1)°,V是1.6281(3)nm3,Z是4,Mr是305.36,Dc是1.246×103kg/m3,μ(MoKα)是0.080mm-1,F(000)是648,在I>2σ(I)的独立可观测衍射点为3669个,最终偏差因子R是0.0406,WR是0.0962.  相似文献   
30.
以1,1’一联萘-2,2’-二胺为手性源合成了6种光学活性铜配合物,考察了它们对1,1-二苯乙烯的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的光学诱导活性.结果表明,以旋光活性联萘胺和吡啶-2-甲醛缩合而得到的Schiff碱为配体的铜配合物的催化效果最佳,光学产率达3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