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1.
72.
荞麦皮处理产物的结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荞麦皮经稀硝酸处理后,从滤液中得到一种透明的针状晶体,该晶体经元素分析,虹外光谱及质谱测定,确认为草酸。  相似文献   
73.
以三苯基膦(PPh3)为保护剂,采用水相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金溶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纳米金颗粒的尺寸及形貌进行表征.讨论了还原剂种类与用量、保护剂用量与加入方式、金粒子浓度、溶液pH值等因素对纳米金颗粒粒径、形貌和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硼氢化钠为还原剂时,PPh3与金质量比为0.02∶1,溶液pH值为7,制得纳米金粒子平均粒径为4~5nm.采用柠檬酸钠为还原剂时,PPh3与金质量比为0.04∶1,柠檬酸钠与金质量比为10∶1,溶液pH=3~4,制得金粒子平均粒径为13~15nm.采用草酸为还原剂时,PPh3与金质量比为0.08∶1,草酸与金质量比为3∶1,金前驱液pH值为6,制得金粒子平均粒径为23~25nm.加入保护剂后,粒子的分散性增强,形状不规则粒子增多.  相似文献   
74.
以对苯二酚和叔丁醇为原料、草酸为催化剂,合成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DTBHQ).通过实验,得到合成DTBHQ的适宜工艺条件:叔丁醇与对苯二酚摩尔比为3:1,催化剂与对苯二酚质量比为0.6:1,反应时间为6 h,反应温度为90℃.在此条件下,产物中的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的最高收率为25.2%.  相似文献   
75.
以SnCl4/C为催化剂,以草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微波辐射直接酯化合成草酸二丁酯.通过实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醇酸摩尔比为3.5:1,催化剂用量为总投料量的2.5%,微波辐射功率480w,反应30min,收率可达96.8%.  相似文献   
76.
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含草酸磨具在抛光大理石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抛光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7.
研究了以玉米芯为原料,用氧化—水解法制草酸的工艺方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草酸二水合物收率达82%。  相似文献   
78.
在分析Ba^2+,BiO2+与草酸混合体系热力学平衡的基础上,提出了将Tio^2+与草酸混合,在一定的pH值时生成钛配阴离子,再与BaCl2昨分解反应、直接沉淀出BaTiO3的前驱体-草酸氧钛钡,最终经煅烧得BaTiO3粉体的合成新工艺。  相似文献   
79.
The mechanism of Fe (Ⅲ)-catalyzed ozonation of pheno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e (III)-catalyzed ozonation yielded better degradation rate and extent of 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or oxalic acid as compared with oxidation by ozone alone. Two parameters with strong effects on the efficiency of ozonation are pH of the solution and the catalyst (Fe(3+)) dosage. The existence of a critical pH value determining the catalysis of Fe (III) in acid conditions was observed in phenol and oxalic acid systems. The best efficiency of catalysis was obtained at a moderate concentration of the catalyst. A reasonable mechanism of Fe (III)-catalyzed ozonation of phenol was obtained based on the results and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80.
Crystalline open-framework inorganic materials have been widely studied because of the wide variety of the structures as well as their applications in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adsorption and ion exchange[1,2]. Of many open-framework solids, metal phosphates are an important family of materials, a large number of aluminum phos-phates[3,4], gallium phosphates[5—7], zinc phosphates[8—10], cobalt phosphate[11], beryllium phosphates[12—14] have been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Recently, open-f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